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疆
区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
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方正剪纸
(来源:全景龙江)
方正剪纸是当地多民族民间剪纸与中原汉民族剪纸在方正黑土地上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产物,其中满族剪纸最具代表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满族人的文化从形式上逐渐退出方正县地域文化的主流,满族民间剪纸历史留存的资料甚少。但是满族民间文化中简洁、明快、粗犷、热烈和亲自然、近生活的性格特征,却牢牢地浸润着方正这块黑土地,与江河山川融为一体,成为方正地域文化的主要精神内涵,这也是非物质文化的魅力所在。
鱼皮镂刻粘贴画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赫哲”是满语,大意是指“东方的人们”。他们跟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在悠久的历史进化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总结和提升也存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艺术财富,鱼皮剪画,便是其中的一种。用鱼皮剪刻成各种花纹和图案,经染色等艺术加工后粘贴或缉缝到衣服、器物以及萨满神服、神具上,是赫哲族及其先民的特色文化。
它们只是广义的艺术品,生存和生活艺术的艺术品。而与其有着密切传承和借鉴关系的鱼皮镂刻和鱼皮剪贴画,才是非广义的纯粹艺术范畴的艺术品,它们过去曾经,今天仍在,今后必将更加散发出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杨小班鼓吹乐棚
(来源:大庆网)
鼓吹乐棚历史悠久,为原生态民族民间器乐表演形式,主要流传于东北。除喜庆佳宴、祭祀典礼及迎送礼宾需求外,主要用于民间婚丧礼仪活动。“喇叭匠”又是东北民间百姓对鼓乐班的一种俗称。现在在乡下办红白喜事,还要请喇叭匠班子。在肇州就流传着一支远近闻名的几代以此为业的家族式鼓吹乐棚“杨小班”。
鼓吹乐棚是东北部分地区对鼓乐班或民间乐队的一种称呼。肇州杨小班鼓乐棚的创始人名叫杨殿甲,这一代代的传承,杨小班形成了自己的特有风格。他们所使用的乐器以唢呐为主,以笙、管、笛子以及定音鼓、大板、竹板、底鼓、云锣、手锣等打击乐器作为配器。
“杨小班鼓吹乐棚”距今有几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原生态民族民间器乐存在形式之一,在清代中叶已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鼓乐棚体系,所传承的是满汉综合文化。
鄂伦春族摩苏昆
摩苏昆"是一种内容十分丰富的说唱艺术,"含有悲伤地述说或喃喃自述苦情的意思,多讲唱'莫日根'英雄故事和自己苦难的身世"。"摩苏昆"来源于生活,同时它的产生与宗教有密切的联系,萨满不仅是专门从事宗教活动的巫师,而且也是能歌善舞、会说能讲的表演艺术家,"萨满大多数本身就是讲唱文学的创作者、传播音和继承者"。"摩苏昆"是说唱结合的表演形式,曲调不固定,由说唱者自由发挥。
事有长有短,长的要讲上几天其至十几天,故事人物鲜明。语言生动,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英雄格帕欠》唱词达1900行,十万余字,运用比喻、夸张、排比、借代等多种修辞方法,生动地描述了格帕欠同恶魔斗争的故事,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罕见的宏大史诗。
亚沟粘豆包
粘豆包的生产和发展大约有900年的历史,据说在金兀术时代,因为粘豆包携带方便抗饥饿,成为行军打仗的必备军粮。后来女真族演化为满族,具有满族特色的粘豆包也成了餐桌上的美食。
亚沟粘豆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五十多年过去了,亚沟传统的粘豆包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过去用大黄米、小黄米制作的粘豆包发展到今天以制作用粘玉米和江米(糯米)制作的粘豆包为主,相比较,其口感更好,色泽更佳,也更易于消化。过去难登大雅之堂的粘豆包,今天成为精制精装的馈赠礼物和特色商品。
保护非遗,传承历史
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与责任!
(来源: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