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乡的山栏节
东方市江边乡的那文、白查、田头、干沟、俄查、国界、南龙等村庄至今仍盛行着过山栏节的习俗,该节日起源于刀耕火种时代,至今已流行上千年。
江边山栏节 摄影/天涯社区@羚羊(下同)
山栏节寓意源于庆祝丰年和预祝来年风调雨顺,有更好的收成。后来,逐步丰富节日的活动内涵,包括家人团聚、走亲访友、相互道喜、载歌载舞、示艺竞技、美食品尝等等,热闹非凡,其声势胜于春节,是江边乡美孚黎隆重的传统节日。
黎苗民族舞蹈表演
美孚黎族山歌对唱
黎族乐队演倡
山栏节的日子一般在农历11月份第一个“鸡日”开始,各村的山栏节的具体日子并不统一,“鸡日”以后具体哪天过山栏节,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老指定。
盛装参加节庆活动的美孚黎族同胞
山栏节之所以定在第一个“鸡日”以后开始过节,是为在告诉和教育人们,要有丰年,就得像鸡报晓那样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懂得“勤劳致富、天道酬勤”的道理。
东方黎族织锦技艺现场展示
山栏节那天,各家早早杀猪宰羊(忌杀鸡)、制作山栏糍粑、山栏竹筒饭、五色饭等。佳肴美酒准备好后,先祭拜祖先和神灵,接着鸣枪放炮,客主欢聚一堂,开怀畅饮。
山栏节准备的各种特色美食小吃
节日的三天里,村民们都着节日盛装,走访亲友、道喜祝福、载歌载舞以及荡秋千、对山歌、爬竹竿等举行各种传统文体活动,整个村庄变成欢乐的海洋。受邀请的宾客,想到哪家喝酒就到哪家喝,并与村民一同参加各类庆祝活动,不分你我,其乐融融,欢歌笑语连绵三天三夜,充分体现了黎寨社会的和谐、平等和黎家人的豪爽大度。
山栏节长桌宴,饮酒欢歌,宾朋同乐
山栏节蕴含着黎族生产技能、祭祀文化、美食文化、传统体艺、人文文化以及山栏稻与黎族繁衍发展的密切关系。因此,全面深入研究山栏节这一重大传统习俗,对了解黎族文化、黎族生存发展史和弘扬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活动现场展示的山栏稻
现行的山栏节,已发展成为江边乡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节庆和乡村旅游文化。
各种各样的东方土货
村民自产自销的黎锦手工艺品
各种传统民族体育竞技和趣味比赛活动
参加节庆活动的村民
山栏稻及其文化
山栏稻是黎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根据海南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培植出的一种适于旱地、刀耕火种的旱稻品种,是目前国内极少有的仍然采用古老耕作方式生产的原生态稻谷,是海南省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
与水稻不同,山栏稻一般种植在山区旱地,刀耕火种,全靠天然降雨和土壤养分自然生长,全程不施化肥、农药,保持有山栏米原始的芬芳滋味及独特的营养品质,是一种原生态的绿色口粮。
山栏米分为白色和红色两种,营养价值极高,含有较高的糙米粗蛋白和硒、铁、锌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具有补血、养胃、促进人体细胞再生等功效,适合老人、儿童长期食用,也是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送礼之佳品。
此外,山栏米还是黎族同胞用来制作山栏酒、五色饭、竹筒饭、鱼茶、肉茶、粽子、糍粑、年糕等特色美食的上等食材。其酿造的山栏酒,香醇可口,具有独特醇厚的芳香,有"黎家茅台"的美誉,与鱼茶一道是黎族同胞用来招待贵宾的美酒佳肴。
山栏稻虽好,但种植不易。由于山栏稻主要种植在山区,生长环境恶劣,因而产量很低,平均亩产不超过200斤。同时,随着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不再随意刀耕火种,山栏稻的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山栏米也愈加弥足珍贵。目前,山栏米已被打造成海南黎族特色旅游商品,备受人们青睐。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请点击
☟ ☟ ☟
文 | 东方市旅游委 图 | 天涯社区@羚羊 (版权所有)
整理编辑 | 木头人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海南东方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