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痛心】2死3伤!一家5口开车回去过清明,他眼看亲人当场没了!又是因为它...

吉林旅游广播 2018-04-07

惨!痛!悲!剧!

近日,一家人从厦门出发,

自驾车回老家过清明,

谁料想,高速上翻车!

坐后座的两人

竟直接被甩出车外!

一家五口人

两!死!三!伤!

▲小车隧道内翻车,车头摔了个180度


4月1日,一辆从厦门开往贵州的小车,载着一家五口准备回老家过清明,在龙岩境内高速翻车,造成两死三伤的悲剧。据悉,这两名死者都未系安全带,被甩出车外致死。


小车隧道内失控翻车 

两人被甩出车外身亡


(网络资料图片)


龙岩高速交警出警民警陈鹏说,4月1日上午10点多,这辆小车途经永漳高速龙岩漳平段,往永安方向,在曲谭山隧道出口发生事故。


事发瞬间,从隧道调取的监控看到,这辆小轿车失控,从快车道“扭向”慢车道,直接撞上隧道壁,车子翻滚多次后才停止


陈鹏说,事发现场一片狼藉,白色的轿车停在隧道内,车头摔了个180度,碎片散落一地,2名人员躺在隧道地面,一动不动。另有3名人员等候在原地,两人受轻伤,一人手臂受伤严重。


民警对小车进行了初步的检查,发现后挡风玻璃、车窗已破碎,而前排驾驶室内的两个气囊已经弹出。随后,医院的120急救车也赶来现场,经过医生检查,两名被甩出车外的人员,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确认死亡


酿成悲剧一大因素:

后座两人均未系安全带


陈鹏介绍,事发后,他们调取了车上的行车记录仪,发现事发前,车内还放着音乐,但仅仅数秒内,车子就发生了事故。“车速看似不快,目前已经委托鉴定。”陈鹏说,驾驶员称事发前有打盹一下,但具体原因还有待调查


而民警随后调查发现,造成两名人员伤亡的一大因素是,他们都未系安全带。原来,车上坐着5个人,是一家人,他们在厦门工作,当天上午从厦门离开,准备回贵州老家过清明节。


被甩出的两名死者,都是后排的乘员,一个是驾驶员的丈母娘,一个是驾驶员的姐姐,均没有系安全带。另外一个坐在后排的,由于紧紧抓住后排窗户上方的把手,虽然没有被甩出窗户,但是肩胛骨严重受伤。


前排的驾驶员和副驾驶乘员,因为系了安全带,车辆在翻滚的时候,气囊已经弹出,都被牢牢固定在车上,只是轻微受伤。


so

开车一定要系安全带!

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些

用生命换来的教训——


没系安全带酿成死亡惨剧!


1

2016年7月9日,苏某驾驶闽D牌小型商务客车由厦门往福州方向行驶时,车辆碰撞道路右侧护栏和中央隔离带,造成末排3名乘客和第二排1名乘客被甩出车外,末排2名乘客当场死亡,3名乘客受伤。这起事故中,除了司机和副座乘客外,车内乘客均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2

2016年8月17日,龙岩上蛟高速公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小轿车和一辆面包车发生碰撞,面包车上的3名后排乘客因未系安全带,而全被从破损的车窗中甩出去,坐在驾驶座后方的男子因头部与车窗碰撞,飞出车外当场身亡。


如果在你系安全带的时候有人说:

“别系,不怕罚!哥们有钱呢!”

“你就那么怕死吗?一点儿都不man”

“我开车,你怕什么,我这技术,教练级别的!”

麻烦把这条微信甩给TA看看!

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什么时候开始

变成一件可以商量的事情了?


吓人!不系安全带竟会这样!

几张图让你秒懂!

↓↓↓

↑一车人都被甩了出去


↑翻车时被甩到对向车道


↑直接被弹出车外

注!意!

不系安全带,

安全气囊等于炸弹,

足以把一个西瓜炸烂!

↓↓↓

最后,大数据来说话——

(请在wifi条件下观看,土豪随意)


系安全带可以减少多少事故?


调查显示,在正面碰撞事故中,系上安全带可以使死亡率减少57%,侧面撞车时可减少44%,翻车时可减少80%



安全带正确系法 get!



1、检查完安全带的安全性之后,先调整好坐姿。


人与方向盘的距离以双手平伸后两手手腕正好放在方向盘上为宜;腿部呈约90度弯曲,这样如果紧急制动时,腿部更便于灵活反应。


2、调整安全带。


握住搭扣锁和锁舌,缓慢地拉出腰间安全带,保证肩部安全带从肩部划过、贴近颈部,并舒服且紧密的贴合身体。然后,将安全带卡扣插入扣锁中,直至听到卡塔声。


3、不要让安全带压在坚硬的或易碎的物体上。


比如,衣服里的眼镜、钢笔或钥匙等;也不要让安全带与锋利的刃器磨擦,以免损伤安全带。


系好安全带不止是前排乘客的事,后排乘客也不该忽视!支持严查请点赞!



来源:海峡导报(hxdbwx)综合:深圳商报、东南早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江西网、江苏新闻等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谢谢

【热议】现实版“我不是潘金莲”女子痛斥博士后假离婚,新欢早有身孕!

【@你】长春人,气温回升,占道施工,小区停水,不合格食品,都看这里!

【微健康】主持人亲自示范不用吃药打针治咳嗽、流鼻涕的神招!





文章出自吉林旅游广播微信公众号

最新微信文章

© 2022 XCdi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