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支付愈加便利化,现在人出门不带钱包照样可以逛超市、购物、吃饭,用手机“刷刷刷”、“扫一扫”就行,不少地方用手机付款还能打折,更让很多人依赖扫码消费。一些不法分子正利用这一点偷走你的钱!
江苏淮安的小廖看中了一条价值109元的牛仔裤后,就在线买入。让他高兴的是,刚拍下宝贝,店家便告诉小廖:用手机扫码付款就送他“红包”。
小廖没有多想就对着店家发过来的二维码扫了一下。不料,这一扫竟扫出了麻烦。
很快小廖收到短信:卡内的4000多元被分四次转走了!
警方调查发现,小廖扫描的二维码被链接到含有木马病毒的网站,骗子更改了他的支付宝密码,一下把他支付宝里的钱都转走了。
大家现在都对电信诈骗有所防备,可很多时候还是防不胜防!比如最近,就又发生了一种新型的诈骗。
11月28日,杭州一名69岁的老人在遇见电信诈骗后,卡里突然多了81万,除按照骗子指示转走30万元外,反倒“赚”了51万元。老人还准备将钱上交。
可到了12月1日,老人突然接到了银行短信:“您的个人质押贷款已于2016年11月28日发放……”看到这则短信,老人脑袋一片空白。他又来到当地公安机关,找到民警,一起去银行查询自己的账户。
经查,老人原先曾购买过的90万元理财产品,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办理了81万的质押贷款,而办理的时间恰恰就是老人遇到骗子行骗的时间。根据办理时间推断,骗子极有可能是利用网银进行质押贷款,之后贷款的钱打到了老人的银行卡里。
老人恍然大悟,他认为骗子误操作打给自己的81万元,原来是自己的钱,也就是说,转出的30万元被骗走了。
至于为什么在老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银行会办理贷款,客服人员表示,在办理理财产品质押时,银行不会电话与开户人本人联系。
我们提醒广大用户,骗子向咱们转钱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银行卡里突然出现钱款,要及时通过网银等系统查看是否用银行卡购买理了财金融产品等信息。
(网络图片)
无论骗子用什么骗术,只要坚持做到”三不一及时”,就能有效地防止电信诈骗。
“三不”:不轻信他人、不轻易透露信息、不轻易转账。
“一及时”:在发现受骗后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报案,及时冻结骗子的账户。
来源:辽沈晚报、扬州交通广播、综合楚天都市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谢谢
编辑:Yeada.
推荐阅读
【吃惊】吉林的小伙伴,要是25万的钻戒洗手时掉进了下水道……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