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想不到这座古镇藏了个艺术家的创作天堂,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在赤水市丙安古镇成立创作基地

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7-07-21



近日,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在山青水秀的赤水河畔,举行“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赤水市丙安古镇创作基地”授牌仪式,这意味着贵州、四川在今后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文化发掘和凸现上,已经走出第一步。


图为授牌仪式合影留念


这一天,对于赤水市文艺界来说,更是可以载入史册的日子。由中国文联、文学评论家协会代表团、江西省文联代表团、陕西省文联代表团、贵州省文联代表团、遵义市文联代表团等70余人组成的《血脉相传不忘初心一一遵义会议永放光辉》文艺家红色之旅大型采风团莅赤采风,在四渡赤水的丙安古镇共同见证了这个跨越省界的基层文艺协会的创作基地授牌。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路侃,江西省文联党组书记郑翔,陕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丰宽,西安美院院长郭线庐,贵州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杨梦龙,贵州省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徐凡军,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武海成,四川省泸州市文联副主席唐仁健,贵州省遵义市文联副主席刘中国,四川省泸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邓光源,贵州省遵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邓永平,中共赤水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俊龙,以及四川省合江县、贵州省赤水市美术家协会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媒体记者出席了授牌仪式。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协会省际交流学习,挖掘和培养基层艺术人才,打开了基层文联工作思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图为中共赤水市委常委、副市长王俊龙致辞

图为贵州省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徐凡军讲话

图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武海成讲话


授牌仪式上,中共赤水市委常委、赤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俊龙出席仪式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贵州省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徐凡军,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武海成作了激情讲话。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首次跨省界成立基层创作基地,搭建起了川黔两省间基层美术工作者的培养和扶持平台,架起了艺术桥粱,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希望通过创作基地这个平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推动两地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出力。


在授牌仪式上,来自四川的美术家们专门为赤水市丙安古镇“耿飚将军纪念馆”赠送了作品,其中四川省美协武海成副主席赠送国画《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1幅,四川省泸州市文联唐仁健副主席赠送国画《人物速写》2幅,四川省泸州市美协邓光源主席赠送中国画《耿飚》1幅。


四美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武海成赠送国画《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图为四川省泸州市文联唐仁健副主席赠送《人物速写》2幅

图为四川省泸州市美协邓光源主席赠送中国画《耿飚》

图为四川美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武海成创作《道法自然》现场


仪式结束后,采风团的艺术家们考察参观了古镇。美术家们还在古镇老街现场创作交流,感动于这个浑然天成的古镇,武海成副主席提笔挥就“道法自然”四个大字赠与丙安古镇。创作基地的成立和美术家们赠送的作品,对于提升丙安文化品味将起到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丙安古镇


一条大河,穿滇黔川峡谷险滩,奔流东下,酿造出了醇厚的郎酒、茅台,流淌了500公里的醉美风景。这条河是赤水河。



赤水河畔,散落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场镇,但历史却一次次选中这里,让它成为赤水河西里第一甲,成为中国西南盐运的枢纽站,成为红军“一渡赤水”的据点。这里,就是丙安。



丙安·印象


丙安古镇位于赤水河畔,明清时期是川南入黔古道的重要场镇。这里交通不便,使得千年古镇丙安保持了独特风韵——这里除新修的一座悬索吊桥外,至今只有一条水路可到城堡脚下,隔河望去,整个古镇基本保持了明清以来赤水河谷的古城堡原貌。沿着带有青苔的石板街走下去,眼看着斑驳的木板墙、老建筑,好似走进了遥远的明朝清代和民国时期。



丙安古镇曾经繁华一时,既有古老的黔北民居吊脚楼,也有浸透红色文化的石板街。有人赋诗赞颂:“吊脚楼高放目舒,横青滚雪江山图。滩声入夜安魂梦,试问何方有此无?”清人陈熙晋对丙安古镇别有体会,其诗中写道:“树杪(miao,三声)炊烟夕照收,无端风雨落床头。客心摇曳青灯里,一夜滩声撼小楼”。赤水河的“滩声”,悠闲地捧着危危的吊脚楼与窄窄的石板街,静静地讲述丙安古镇的历史和人情故事。



这里是曾经的盐运古码头。丙安古镇的兴起,得益于盐运的兴盛。赤水河丙安段在整治疏浚前是一个险滩,水流湍急。所有盐船到达这里,都要卸盐下船,等空船拉过险滩,再重新装船前进。在此休息的运盐脚夫,拉船船工,以及交易的船主商人,用人气慢慢将荒滩筑成了繁荣的古镇。1840年,陈熙晋途经此地,不由感慨万端:“满眼盐船争泊岸,收得百货夕阳中”。



1935年1月25日,红一军团指挥部和红二师师部设于丙安场上,并随后展开了著名的复兴场、黄陂洞战斗,为红军“四渡赤水”拉开了序幕。2002年,这里建成“丙安红军渡口”纪念碑,并建成了耿飙将军纪念馆和全国唯一的红一军团陈列馆。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地,被列入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名录。



丙安古镇古老而质朴,行走在古镇中有一种宁静的感觉。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不用想明天要干什么,每日的任务就是一日三餐想吃什么,有什么想做的,和朋友唠唠家常,和邻里打探一些关于镇子的故事,早晨自然醒后,不用刻意打扮,来一碗盖碗茶,呆上半小时,然后去街上溜溜,品尝一些自己没有吃过的东西。



丙安·景点


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一楼一底全木质结构,共390平方米,展示内容分为挥师黔西北、鏖战赤水、四渡赤水和红色丙安四个部分,共展出图片资料278篇,文物128件,其中珍贵文物63件,全面展示了红军长征在赤水艰苦卓绝的征战过程和红一军团在丙安留下的历史永恒记忆。



陈列馆旁边就是耿飚将军纪念馆耿飚,1909年8月26日出生于湖南醴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从一名矿山童工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于19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大革命风云乍起时,他是挥舞着铁锤和梭镖的少年!反“围剿”浴血奋战时,他是“铁军”团团长,长征途中,他战湘江、强渡乌江、首攻娄山关、四渡赤水,万水千山,开路先锋!1935年1月17日遵义会议后,耿飚被任命为红一军团第一师参谋长,他率部先后攻占了赤水的葫市、旺隆场,组织指挥了黄陂洞战斗,于1935年1月29日在元厚渡口为主力红军执行警卫和指挥交通,扬名中外的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由此拉开序幕。耿飚将军在黔北辗转4个月,四渡赤水,与老区人民结下鱼水情谊,耿飚将军的生平事迹、革命精神已成为赤水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丙安古码头遗址位于丙安乡古景社区,总长为63米的石梯,因山势而建,宽2.5米到1米不等,蜿蜒向上,直通古镇。石梯与古码头连接部分为扇形月台,通宽为6.3米,半径为3米。月台前面是河滩沙地。月台北面3米处有一大块岩石,岩石上凿有鼻孔,用于栓船之用。此码头为水陆码头,所有货物均由此卸货上岸,是赤水河盐运的重要码头。





丙安·美食


丙安的美食和别处有所不同,都是自家农户自己制作,全猪汤、野菜都是当地的特色,竹笋更是上等的美味佳肴。丙安古镇主要有豆腐干、豆花饭、竹笋炒肉、凉拌折耳根等地方美食,还推荐姜丝糖,有点像沙琪玛但是甜而不腻,更加细腻。如果给家里老人带可以来一些金钗石斛




丙安·交通


内部交通

交通可先坐车到泸州,然后坐大巴到赤水,每天大概有10趟左右,路况良好。丙安距赤水市区12公里,半小时车程,票价5元。回程可乘坐小面的,通常晚上六七点钟都有。从赤水乘船去丙安古镇,可一览赤水河田园风光,顺便畅游赤水河。


外部交通(自驾)

①重庆市——江津——赤水市——丙安古镇(赤习公路旁)。

②泸州市——赤水市——丙安古镇(赤习公路旁)。

③成都市——赤水市——丙安古镇(赤习公路旁)。

④贵阳市——遵义市——仁怀市——习水县——丙安古镇。


信息来源:文联、赤水市旅游局、相约赤水等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帖,谢谢





文章出自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微信公众号

最新微信文章

© 2022 XCdi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