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架起迎宾酒、摆好节日宴、跳起木鼓舞、唱起侗族歌,贵州剑河侗族同胞欢度“翁普节”

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7-07-21



近日,贵州省剑河县敏洞乡沟洞村及周边侗寨的侗族同胞欢聚一堂,举行集体祭祀,载歌载舞迎接“翁普节”。‍“翁普节”在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卯日举行,是当地侗族同胞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节日,也是外出侗族同胞回乡与家人团聚的节日。


贵州省剑河县敏洞乡沟洞村村民相互敬酒以示祝福


每年小暑节气后的第一个卯日,是剑河县敏洞乡沟洞村的“翁普节”,也叫“尝新节”。每年节日当天,该村的侗族同胞架起迎宾酒,摆好节日宴,跳起木鼓舞,唱起侗族歌,一边祭祀敬祖,一边共话团圆。



当天一大早,沟洞村的村民身着节日礼服来到村门口唱起悦耳的侗歌,奉上甘醇的米酒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部分邻村的姨妈们也自发组织起来,她们打起欢快的腰鼓,列成整齐的队伍来到沟洞,一起沾沾节日的喜庆。



欢迎仪式后,该村整个大家族的妇女都集中了起来,一头挑着竹篮,一头挑着小木桶,按家族长幼先后顺序到溪边清洗一些新鲜树叶等节日的必备之物。之后,她们回到家中开始捣鼓食材,为随后的祭祀活动做准备。



“翁普”节是沟洞村除了春节外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翁普为老人,翁普节意在念想祖先开田地筚路蓝褛的辛劳,也是一种忆苦思甜的意思。翁普节礼仪特别讲究,如果你到那里过翁普节还必须得遵守一些禁忌。因为是在纪念祖先劳作不易的意思,所以仪式要仿古,祖先要“先吃”,席上摆上糯米饭(老人播种的种子是糯的)、干细鱼(以前吃的就是红色尾巴的鱼)、腌好的干蕨菜、甜酒娘和新摘的瓜菜煮成的“煮菜”,“煮菜”不能放盐(以前没盐巴);饭不用碗装,放在新摘来的树叶上(刚开始开田种地的时候没有碗);筷子是新砍来的实竹制成的(以前的筷子就是这个样子)。




总之,要和远古的仪式及生活习惯保持一致,以前是怎样的现在还得是怎样。摆席后,灶房的门是关的,要待族人中的年纪较长的长辈焚烧纸后方可吃饭,不然就是对祖先的不尊敬,因为追根溯源,无论谁在旁边吃东西都比祖先先吃了,这是不允许的。在里面抽烟喝水也在禁止之列,所以小孩进入灶房是严禁的,未结婚的年轻人进入里面也要被轰出来,老人担心他们进去后乱动祭祀品。祭祀完毕,大家就可以自由的拿吃东西了,能吃多少吃多少。吃饭的时候,按家族房族的长幼顺序一家一家地吃过去。每房来客都是大家的客,都被邀请一家一家地去吃饭,整个家族的人,再加上整个家族的客人排成“人龙”,进进出出,颇为壮观。家族人多,吃上一整天才能吃完。路上相逢,则以笑容相对,以酒杯相迎。



翁普节也可以说是沟洞的一个情人节。年轻人不喝酒,则出去玩山游水,唱山歌。本村的年轻人和外地的年轻人就这样在交往中加深感情,许多人就这样会上了意中人。自然,不少歌手已结婚了,甚至当爹了当妈了还来唱歌,他们唱歌更多的是带着一种娱乐性情。小溪边,树林里,石桥上歌声嘹亮,此起彼伏,那是他们的歌场,他们的世界,他们的天堂。客人走时要送客,好客的主人左手夹着一块肥肉(瘦肉吃得差不多了),右手提着酒壶:


“一曲歌声酒一杯,劝君到此不慌回。

青山此去不易老,明年相逢会遇谁?”

“一杯酒来清又清,隔河对面歌传情。

要说金银很宝贵,难比姐妹我俩情。”



朋友,如果你没到过沟洞,

那么请你贵步前到沟洞过翁普节,

相信你就会念念不忘,

如果你到过沟洞,请你前往,

那里是你一见钟情的地方。


信息来源:新华社、多彩贵州网等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帖,谢谢





文章出自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微信公众号

最新微信文章

© 2022 XCdi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