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历史来源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而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
地理意义
冬至日是北半球白天最“珍贵”,黑夜最漫长的一日。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
历史渊源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祭拜祖先: 在这一天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
上坟扫墓: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过冬纸”,原因是清明时节,经常下雨,道路难走;冬至时则气候好,便于上山野餐。
传统饮食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吃羊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这个冬至你准备好吃羊肉了吗!
编辑/金艳琳
审编/张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