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古为“闽粤要塞”,今为广东东大门
自然环境优美,物产资源丰富
其北部千峰挺秀,中部丘陵起伏
南部平原沃野,沿海岛屿罗列,港湾众多
自然生态环境丰富多样
山、川、湖、海等各类生态资源兼备
有“岭南佳圣地,瀛海古蓬莱”之誉。
▲饶平土楼
第一天:茂芝会议旧址-西片古道(善福寺)-西片古道(伯岭泉)-西岩寺-西岩山
第二天:绿岛山庄-青岚省级地质公园-明清古寨-三绕道韵楼-大埕所城等
交通:高铁线路:搭乘高铁到达饶平站(潮汕高铁站可换乘动车到达饶平高铁站,约20分钟),出站后换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饶平县城。
潮汕平原,一马平川。在粤东不高的群山之中,掩藏着一条神秘而古老的商道,千百年来,粤东先民们的生命与之息息相关,盐、粮食在其中来往穿梭,成为当地人的生命线。可见其历史性及重要性,堪比西北的茶马古道。对于其功能,可比粤东的“盐粮古道”。
▲麒麟岭古驿道
与川藏线上的茶马古道、与荆州一带的“古道西风瘦马”不同的是,潮汕平原上的古道,基本都是完全靠人力走出来的,可以说,这完全是一条由挑夫“挑”出来的千年古道。西平古驿道一头挑起人们的生计,一头扛起国家烈士的革命重任。
潮州饶平西片,建于明嘉靖年间,位于饶平县上饶镇西片村西岩山风景区,经过明朝农民起义军张琏屯兵的三十六寨遗址,历史上是“两省四县”商家民众往返的必经之道,古称“第一山”。
文书资料上对潮州饶平的这段古驿道记载甚少,上述寥寥数字,却让我们看到了所经之地上那些往昔轰轰烈烈的、水深火热的山居生活。显然,从明代开始,这里已经是屯兵要地。
麒麟岭古驿道,建于明代,位于饶平县上饶镇康东村西北部,山体形似“麒麟吐火、鲤鱼上天”而得名。该古道始于弯龙桥,终于红岩村,纵横台阶式,由乱石砌筑而成,全长约2.5公里,路宽约1米,共3000余石阶。
西片古道和麒麟古道交汇处的重要节点便是“茂芝会议”旧址。
▲茂芝会议旧址
茂芝会议旧址坐落于朱德广场一侧,为土木结构平房,内有一口古井,旁边写着“八一起义军饮用古井”;此处原为一座“龙岗书屋”私塾,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有近200年历史,1982年改为全德学校;旧址的东侧,当地政府正在此新建一座1650平方米的“茂芝会议纪念馆”,将作为展示中共前辈们早期奋斗历史的重要基地。
▲茂芝会议纪念馆
在古驿道没有推举出来之前,外地人根本无从得知,饶平的大山绿树之中,掩盖的竟然是如此精彩的过往。随着南粤古驿道的挖掘,深藏饶平的古驿道成了贯穿时空的隧道,成为我们连接先人与往事的通道。从这些古老的石头阶梯可以看出,古驿道久远的历史;光滑的、断裂的石阶,也诉说着来往民众的行之不易。
饶平古驿道中最为完美的一段便是天梯。心惊胆颤的天梯令人小腿发抖,却让人倍有英雄气概。
没错,这也是一道英雄的古驿道。事情还要从南昌起义说起。
▲朱德画像
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发起了武装反抗,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建设武装力量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当年10月5日,朱德元帅在梅州大埔三河坝打了三天三夜,共军损失惨重 ;
后来,朱德在古驿道上的全德学校召开了一次20多人会议,作出了“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重要军事决策会议。当天下午,朱德一行正是自该古道经过柏嵩关出境,村民们也在此送别了朱德及其部队。正是有了这次果断的北上,才有了后来著名的井冈山大会师。因此,茂芝会议也是中共历史上一次不可忽视的重要军事会议。
革命队伍在古驿道上留下的红色印记,成为我们一次次攀爬天梯的动力,徒步古驿道也是一种最好的缅怀先烈的方式。
▲饶平自然风光 谢宇 摄
高铁网络已直接通达潮州饶平县,广州到饶平约3.5小时。而探访这段古道,必须来到潮州市饶平县上饶镇。
还来不及好好打量身边的这座小城,已经被眼前环绕的青山“拥入怀中”。顺着山路,拾级而上,石板路窄小,斑驳,但可以看出,石板早已被磨去了棱角,光滑中透出岁月的痕迹。
▲西片古道
当地的资料记载,“从西片村到梅州大埔县枫朗镇三溪村,全长共9公里,西片村地界内4.5公里,其中现存石板路约2.5公里,路宽随地形变化而不同,约1—1.5米,其中最长路段为365梯级。”当前,古道两旁建有西岩寺、善福寺、宝塔寺、凉亭、伯岭泉等古迹。
▲善福寺
作为“两省四县”商道,眼前蜿蜒而上的古驿道,在过往中发挥着极大的连接作用。至今,仍然是当地村民赶集的路,尽管比全盛时期少了人气,但还沿用至今,是两省、四县村民来来往往的商道。
饶平当地出海盐,与内陆地区的土特产正好形成互补,于是村民们很早之前已开始相互行走,形成“互市”。他们将海盐挑上,沿着驿道,直上茂芝、梅州及江西等地。
▲西片古道“上天梯” 罗斌豪 摄
当前,保存最完整的正是这一段“天梯”,共365级,石板齐整、步步上升,陡、直、奇、长,令人望而生畏。一石一阶一亭,都有故事。尤为著名的伯岭泉,藏于深山之中,至今源源不断。当地村民流传着这样的传说,“不喝伯岭泉,上不了天梯”,“不走正道,喝不上伯岭泉”。
▲伯岭泉
伯岭泉仿佛是上苍的眷顾,专门在此留下了甘泉,让村民们在登天梯之前喝上这天赐的泉水再赶路。而伯岭泉也如人性的“照妖镜”,平日里不走正道、不诚信的人根本就找不到伯岭泉,甚至赶到伯岭泉跟前的时候,也会遭遇“断流”的际遇。
▲西岩寺
古道上的“西岩寺”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堪称饶平境内海拔最高的古寺了。而山脚下的古道旁,则有“善福寺”依山而建。热闹街道中还有“福寿庵”隐于闹市之中,建于南宋时期,据说当年是为“驿”,为行经的旅人提供方便,犹如现在我们所说的“简易旅馆”一般。可见,当地民众对信仰的重视程度。
钱东镇的中兴街,至今仍能寻觅到当地作为“闽粤古道必经之路”的繁华。作为当时的集市要地,历经岁月的演变,中兴街也成为当下的重要街道。
▲钱塘村 黄超英 摄
山脚下,跟随着当地村民的脚步,市井之中感受安然惬意,钱塘村古驿道旁的地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官路墘东#巷”,连这个地名都冠以“官路”之称,可以想象,当年官路之亨通与繁华。据当地人介绍,此官路是起于潮州,抵达分水关,自西南至东北穿过钱塘村,与陈塘桥接壤,是明清时期潮州至福建省的交通要塞,也是饶平官员往潮州府的唯一通道。
钱塘村有700多年屹立不倒的宋代古桥,有着元代的官路,还有供奉着三山国王的明朝大庙,以及民国四马拖车格局的“崇德里古宅”,都值得我们慢慢游赏。
▲陈塘古桥 黄超英 摄
就说这座陈塘古桥,是迄今饶平县境内发现的最古老桥梁,建于南宋时期,是钱塘村古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尽管古桥结构简单,只是由多条石板铺设而成,桥与溢流平堤、横跨连成整体,线条简易,基石坚固,虽历经770年的岁月,至今完好,仍然默默地承载起当地村民来来往往之路,日复一日,光滑依旧。
▲崇德堂 @潮州日报
当地有一处有趣的去处名叫“九十九门”,刚开始以为是当地人打的暗语,但其实原来是一座“故居”。这是由旅居泰国的华侨黄万金出资组建的私人住宅,占地近四亩。
资料记载,该豪华大宅自1928年开始筹建,动工于1929年,全面竣工于1933年。建筑结构为典型的驷马拖车格局,坐北朝南,硬山顶,灰瓦屋面,木雕、石雕、泥塑装饰十分丰富,因为整个建筑有九十九个门,所以当地村民都昵称它为“九十九个门”,而雅称它为“崇德里”。
一座大宅中有九十九扇门,想必有“房房相通”、方便走动的设计意图;大户人家也希望家族和睦美满。
饶平盐焗鸡
饶平县钱东镇有“中国盐焗鸡之乡”之称,当地自清朝末年已有家庭作坊开始焗制整鸡,到饶平旅游,盐焗鸡可以说是最“土特产”的手信。
饶平井洲薄壳
薄壳是一种壳极薄,味极鲜的贝壳。新鲜的薄壳倒入热油之中,加入一种叫“金不换”的香草,翻炒数下,贝壳便打开。薄壳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再与“金不换”的香味天然融合,味道绝佳。
饶平虾蛄
虾蛄是一种营养丰富、汁鲜肉嫩的海味食品。其肉质含水分较多,肉味鲜甜嫩滑,淡而柔软,并且有一种特殊诱人的鲜味。肥壮的虾蛄脑部满是膏脂,肉质十分鲜嫩,味美可口,可惜壳多肉少。
饶平狮头鹅
狮头鹅原产广东饶平县浮滨乡,因其羽毛灰褐色或银灰色,腹部羽毛白色。头大而眼小,头部顶端和两侧具有较大黑肉瘤,鹅的肉瘤可随年龄而增大,形似狮头,故称狮头鹅。
如今
对于古驿道,修复与保育
才能让辉煌和繁华的历史为现实所用
古为今用
才能让古驿道真正在现代“活”起来
重走潮州饶平西片—麒麟岭古驿道
重温峥嵘岁月,重现历史情景
让古驿道上的文化密码重现当下
还原一场潮汕大地上声势浩大、
隽永恒久的美之盛宴
西京古道
芳草碧连天处,与旧时光相遇
“古道西风瘦马”、“长亭处,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现在踏上乳源路线西京古道,看着两旁古旧的建筑,依然能感受到古人挥鞭起航、策马奔腾的豪情风韵,或许这就是有文字记载的海陆丝绸之路对接的最早通道的魅力。
文章转载自《优游时光》杂志
文丨肖阳
图丨羊城晚报、南方网、全景网、视觉中国、南粤古驿道网等
部分图片为购买的版权图片,转载时请注意
今天是小长假最后一天了,这个假期你做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在下方留言告诉小编~
今日话题
温馨提示:
小编每周将从粉丝回复中评选出五位最佳回复(神回复),并送上神秘礼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