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的手儿巧气多,
那是八旬的老婆婆,
梳儿剪儿一盘盘,揉搓掐捏真灵活。
面疙瘩捏成了金元宝,
猫儿兔儿会唱歌。
图@西安秋水依然
一首童谣,
唱出了民间农妇的心灵手巧,
也道出了以花馍为载体的多彩民俗文化。
花馍又称面花,学名面塑,
是人工用面粉做成的各种样式的馒头,
因花式多样而命名为花馍。
花馍本身并不能久存,
但它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
一代又一代传承并发展至今,
造型朴素又奇巧,
寓意着丰富与美好,
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陕西花馍在民间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
是面塑艺术的代表之一,
黄河两岸的人们
很早就用花馍语言文化
有声无声地传达着真情,
乡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
“有花馍就有事,有事就有花馍。”
花馍被视为幸福的象征,
有花馍就有幸福。
花馍作为馒头的一种升华,
集中体现了陕西人的面食文化,
是关中地区汉族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瑰宝,
尤在关中渭北合阳一带及
陕北部分地区盛行。
有花馍就有幸福
据记载,
花馍最早被用于祭祀,
后来演变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生日祝寿、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等
都少不了花馍增添节日的喜庆。
陕西花馍的历史
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汉唐时期发展到了高峰,
开始出现在一些大型宴会中。
据《陕西烹饪大典》中记载,唐中宗时,宰相韦巨源“烧尾宴”中的“素蒸音声部”,就是一组用面团捏塑造型,经蒸制而成的花馍,其造型是将面团分为70份,共捏成70个美如仙女的面人,有吹拉弹唱的乐妓,有身着舞衣翩翩起舞的歌妓,上席时按乐舞演奏的章法安放各自位置,组成一个大型的乐舞场面。
如今在陕西乡村,
仍保留着送花馍的习俗,
且一年里根据不同季节、不同节气、
不同节日、不同对象,
送不一样造型与寓意的花馍。
不论是做成飞禽走兽,
鱼鸟花虫,还是牛羊鸡猪,人物造型,
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内涵丰富的花馍是陕西民俗文化、
面食文化最直接的表达,
因此,有人将陕西的花馍艺术冠以
“民间艺术活化石”的称号。
“花馍之乡”——合阳
十里风俗不一般,由于地域的不同,
陕西各地花馍各呈异彩,美不胜收。
有的造型粗犷豪放,有的赢在典雅高洁,
有的则以优美细腻著称,
其中以合阳花馍最为出彩。
合阳县花馍久负盛名,
被誉为“花馍之乡”,
属于“秦艺六绝”之一。
在长期发展过程,
中合阳花馍形成了造型生动夸张、
色彩鲜艳夺目、民俗气息浓郁、
制作精巧细腻的风格特点。
面食是村民的主食,花馍在民间极普遍,大多村民都有制作花馍的传统手艺,各村都有许多高手。其中,贺俭村的能人巧手特别多,被大家称作“花馍村”。
合阳花馍造型高大,做工细腻,
大体分为贴花型、模拟型、插花型、楼阁型,
依据民俗用途不同而造型各异,
其中以婚俗花馍最为精美而丰富。
闺女出嫁娘家要送人物、鸟兽、鱼虫
和花卉等形式的插花馄饨花馍,
节日多送狮虎等样式的插花馍。
盛开在母亲指尖上璀璨的民间艺术之花
——花馍,
承载着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
1984年,合阳花馍
随着“渭南地区民间艺术展览”
赴北京展出,轰动京华;
中国民间美术馆和首都博物馆收藏了合阳花馍。
盛开在指尖上的技艺
花馍是农人礼尚往来、寄予厚望、
抒发情感的媒介。
在历经千年的传承中,
花馍不仅被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还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技艺。
制作花馍时,
也是女红比巧手的方法之一。
制作工具都是手边的普通物件:
擀杖、剪刀、筷子、梳子、竹签等。
普普通通的馒头,
在巧妇的手里瞬间摇身一变
就成了精致的工艺品。
而和面、蒸馍的火候也都有讲究,
任何一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都会影响质量。
磨面要选上好的小麦,讲究“隔年麦子 头箩面”。然后用清水淘净,把湿麦装在口袋里窝几天,让干麦均匀地吸收一点水分,倒出来再细细拣一遍,才能上磨。只取头箩二箩白面,晾干备用。和面也是做花馍的关键环节。酵大了,馍蒸出来便会裂口;酵小了,没楞没角,蒸出来的形象不丰满。
而这些,没有测量标准,
全凭经验去掌控。
Tips
花馍的制作原料:以白面为主,另有豆子、枣、胡椒等辅料;
制作所需的工具:擀杖、剪刀、筷子、梳子、竹签等;
制作手法:搓、团、捻、擀、剪、切、扎、按、捏、卷等十多道工艺;
花色主要采用:红、绿、兰、黄、紫、黑色。
整个制作过程全手工操作,花馍除了可食用外,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它是百姓寄托心愿的一种方式。
来源:陕西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