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我是一個不成熟的人,我很困惑,到底怎樣才算是真正的成熟呢?」。
所謂成長,就是人的心智從「低級」向「高級」不斷進化的過程;而成熟,就是我們曆經成長後,心智上達到的一種較高級的狀態。
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成熟?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判斷標准,就是自律。
「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講這句話的,是美國人M·斯科特·派克,是心理學上數一數二的牛人,被譽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傑出的心理醫生」。
他寫了一本書:《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被西方媒體譽為「來自上帝之手」的時代傑作。僅在北美,其銷售量就超過了700萬冊,被翻譯成23種以上的語言;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單上,它停駐了近20年的時間,創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蹟。
在書中,派克提到:人生,是一個不斷面對並解決問題的過程。為解決問題而努力,我們的心智就會不斷成熟。
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自律。
因此,「你越自律,活得越高級」這句流行語,在我看來,其實講的是:
我們透過自律,「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態度去承受痛苦,解決問題,而不逃避問題」,才能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成長,心智不斷成熟,從而活得高級而漂亮。
那麼,怎樣才算是一個自律的人呢?
今天,就分享書中關於自律的一些原則,以及如何變得自律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夠活得hin高級~
01自律的人,懂得推遲滿足感
作者說:「推遲滿足感,就是不貪圖暫時的安逸,先苦後甜,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更大的快樂。」
往小了說,如果學會吃蛋糕時,不先把奶油一口氣吃完,或者先吃蛋糕,後吃奶油,就可以享受到更甜美的滋味;
往大了說,如果我們無法推遲滿足感,成為一個自律的人,那麼,我們可能會讓人生陷入長期的麻煩與混亂,活得越來越不成熟、「低級」。
在書中,作者擧了一個例子:
一位財務專家,一個相當有愛心也相當努力的人,卻成為了一個不合格的母親。
因為,在兩個孩子不聽話時,她隻想快速解除麻煩,於是,動用自己的家長權威,強迫孩子多吃兩口飯,或者早點去睡覺。
由於她缺乏自律,隻想盡快從問題中脱身,儘量縮短自己與問題接觸的時間,因此,她一點也不想推遲「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這種滿足感;
最終,選擇草草解決問題,而沒有從問題中積累起任何有效的經驗,家庭因此長期陷入了混亂。
而在學習、工作與生活中,自律的人,又是怎麼做的呢?
自律的學生,會及時訂正錯題,直到弄清楚自己為什麼錯為止,因為他們追求的,是「下一次不再犯錯,取得好成績」的延遲滿足感;
自律的員工,會先解決那些棘手的差事,因為他們追求的,是「其他時間都可以相對輕鬆度過」的延遲滿足感。
自律的人,會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合理飲食和運動,而不貪圖一時的口腹之欲,因為他們追求的,是「身體倍兒棒」的延遲滿足感。
那麼,如何才能提高我們「推遲滿足感」的這種意識呢?
作者說:「對自我價值的認可,是培養自律的根基……自律是自我照顧,自我珍惜,而不是自暴自棄。」
也就是說,當我們學會好好愛自己,首先意識到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才會明白自己的時間是多麼珍貴,如此珍貴的時間,必須加以善用。
或許,只有善於利用自己的時間,我們才能活得高級。
02自律的人,勇於承担應負的責任
「不自律的人分兩種,一種是為自己強加本不屬於自己的責任,一種是不願意承担原本屬於自己的責任。」
作者說,前者的行為,屬於神經官能症,往往會把自己承受的痛苦,看成是罪有應得,而陷入無止境的自我批判和内疚之中,常常把「我本來可以」、「我本不應該」掛在嘴邊;
後者則屬於人格失調症,他們常常把錯誤歸咎於旁人、社會,頑固地認為問題和自己無關,他人和外界才是罪魁禍首。
而他們的共同之處在於,「放棄了自己的力量,放棄了作為一個成年人所擁有的,選擇和決定的機會,而總想着逃避。」
比如,身體發福的人,想着「都是我的錯,管不住自己的嘴」,雖然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卻也忽視了自己擁有改變現狀的力量;
不停加班的人,把責任完全歸咎在老闆的「壓榨與剝削」上,卻忽視了:只有自己能決定怎麼安排和利用自己的時間,是因為自己「想得到什麼」,才選擇了「加班」這種行為。
“幾乎人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神經官能症或是人格失調症……在復雜多變的人生道路上,判斷自己該為什麼事和什麼人負責,這是一個永遠存在的難題。」
想想也是,誰沒有「不成熟」的時候呢?
畢竟,成熟就意味着,要為個人的行為,特别是錯誤的行為,承担責任,而這真是一件讓人痛苦的事。
然而,或許當我們克服這種痛苦,勇於做出選擇,並為這種選擇負責,我們才能變得自律,活得自由。
03自律的人,能夠忠於事實
「不自律的人,往往把產生和適用於童年時期的那些感知世界、對世界做出反應的方式,照搬到成年的環境中,儘管這些方式已經不再適用於新的環境。」
比如,小時候我們都習慣和父母撒嬌、也習慣在家人面前直白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生氣、憤怒等等。
但是長大後,在工作等環境中,這種隨意發泄情緒的方式,顯然已經不適用了。
這時候,我們就應該忠於現實,透過自律,來約束自己的情緒。
而人們常常說起的「中年危機」,也是因為無法忠於事實,無法承認已經逝去的時光,而產生「心理和精神上的」危機。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
作者說,答案就是:放棄。
「隻有放棄舊的、過時的觀念和習慣,並接納新的想法和觀念……自律的過程就是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過程。」
當我們接受自己不可能永遠健康時,或許,我們的心智反而會變得更健康;
當我們接受自己正在不斷老去的事實,或許,我們才能擁有越活越年輕的心。
04自律的人,知道「自律」需適度
「你既要承担責任,也要拒絕不該承担的責任;你既要學會推遲滿足感,先苦後甜,把目光放遠,同時又要盡可能過好當前的生活,讓人生的快樂多於痛苦。換句話說,自律本身需要把持得當。」
用四個字概括就是:自律,好難。
正如作者所說,自律是一項艱苦而復雜的任務,需要足夠的勇氣和判斷力。
所以,「我們才要不斷學習自律,可以使心靈承受痛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接近盡善盡美。
比如那些在孩子們眼里是天大的難題,到了成年人手上就可能迎刃而解,此時
痛苦就不成為痛苦了。」
版權聲明
來源说明:管理的常识
如未註明來源,則來源網絡,我們對作者深表敬意
如有侵權或版权问题請在後臺留言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處理
MTP報名熱線853-28835427/177-6522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