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解读朝歌》:淇县舆地图说

河南淇县文物旅游 2016-12-21


淇县舆地图说

  自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淇州为淇县后,淇县先后编修县志5次,第一部《淇县志》编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重修《淇县志》;第三部编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第四部编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新《淇县志》的编修1982年开始至1996年出版。

  除了这几部县志,淇县还有几部重要的史志资料,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朝歌乡志》,1982年台湾的淇县同乡会也曾编纂过一部《河南淇县志》,还有一部就是清光绪时知县曹广权编纂的《淇县舆地图说》。

  其中《淇县舆地图说》是除几部县志外,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由光绪年间任知县的长沙人曹广权编纂,光绪二十七年在开封木版印刷。由于印数很少,建国后境内失传。后来据说南京地理研究所还藏有孤本。

  盛世修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河南各地根据上级要求,各县市纷纷成立史志编纂机构,编修地方志书。1981年,武陟县地名办在普查地名时,在群众手中发现一本《淇县舆地图说》,随即电告淇县,淇县地名办立即派人到武陟,购回此书。

  《淇县舆地图说》为十六开木雕版线装,封面为土黄色薄型书皮纸,左上侧是柳体楷书书名,下款小字“长沙曹广权撰”。内文书页为双页薄竹纸,扉页竖印两行篆体字:“光绪二十七年辛丑二月初吉开雕”。卷首有曹广权序言,其后是一幅长64厘米、宽54厘米的单线描《淇县全图》。全书分上、下卷,52页,30576字,行文分正文、诠释、集解。

  《淇县舆地图说》上卷有“沿革”、“县境”、“四至八到”、“村镇户口土宜”,记载当时全县16个里的详细情况。16个里分别是:南关里、南阳里、黄良里、阎村里、在坊里、留店里、北留里、迁民里、四流里、大吴里、高村里、礼河里、浮山里、西南吴里、崇胜里、北关里。同时对383个自然村一一简述。

  下卷有“泉水归合表”,详列了境内各河所属支流水系,并重点对卫河、淇水、朱小河、魏水河、思德河、思德河支渠、折胫河、赵家渠、沧河等九条河流,详记了每一条河源于何处,因何而名,其流经、转折方向、距离、与某水汇流与某水分流等,详细备至,无以复加。

  此书与一般方志不同,对村镇、山河、地形面积叙述的非常详尽,并且具有现代观点。四至八到记十一个方向的道路,详载其距离,凡所连系的地方,不论村镇、渡口、要冲等均不漏载,包括山僻小径,亦著其要者,且兼注其军用、民用等,非常周到。按照叙述,完全可以绘制一幅十分具体的交通图。

    书中还总述了全县村、镇、里、社自明弘治以来的分并兴废,详记当时村镇、里社、户口之总数。再以里为单位分别细述每里的位置、户口、村社数目。各村又以小字详载其地形特点、主要作物、交通情况等。于山区,着重其植被树林情况、险境关隘,总之,愈下愈详,层层写来,明晰详赡。有关土宜,记录了康熙以来的赋税情况,及全县农田地势、土质、农作物分布区域,全县总收入。再述及人民生活习惯、风俗、教育状况。从生产到生活,顺理成章,全县社会经济状况尽收于此。

    全书篇幅不大,但门类丰富,资料翔实,是难得的资料。这种“图说”的体裁,在河南方志中,目前仅此一种,实属珍贵。

  1986年,淇县县志总编室组织人员,对《淇县舆地图说》进行标点注释,附有原文新注、原解新注,并附上“古今书刊录”、“沿革表摘选”、“志书选存”、“调查资料”。这样,附加上的内容是原书内容的二倍,成了一本内容比较丰富的淇县古史志资料书。当年铅印小32开精装硬皮书,共印200本。这次印制距今不过二十多年,然这个最新版本面前又面临绝迹,很难看到了。

  曹广权是湖南长沙人,字东寅,号“南园老人”、“拙庵”,生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去世,享年77岁。曹广权自幼饱读古书,且思维敏捷,思想新潮。光绪十九年(1893)才考得个举人,步入仕途。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任淇县知县。

  曹广权是个使命感很强的人,不愿庸庸碌碌、舒舒服服作官,他在《淇县舆地图说》开篇序文中说:“国家设官,与共分治,百里之任,岂尝以一命而轻之欤。”意思是说国家任命你来做官,让你来治理一个地方,方圆百里的百姓的生老病死都与你息息相关,可不能把这一纸任命看轻了!谈到撰写《淇县舆地图说》的由来,他说,要当好地方官,必须了解民众的疾苦,周知当地的地形地貌,以便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说不了解当地的地理形貌是因为政务繁忙,这不是个理由。

  他在淇县当知县只有一年多时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调任开封府禹州知州。在这短短一年多时间,为官廉洁,简政勤敏,敬士恤民,赢得民众的拥戴,他离任时,淇县民众多次挽留,还聚会焚香叩拜为他祈福相送,并把他的朝靴悬挂到北城门上,表达对他的敬意和难舍心情。可见当好一官多么难得,也可见重视地方史乘、懂得挖掘利用地方文化传统往往是英明的地方官的共同特点。

  就是这位曹知县,到任禹州后,同样做出了非凡的政绩,同样受到禹州民众空前的拥护和爱戴。真是“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啊。

  据史料记载,曹广权在禹州四年时间,干了许多事,一是征集工匠在州衙内悉心研究,烧造钧瓷贡品,使禹州瓷钧摆脱了粗笨黄白、恢复了形神兼备,宝光内蕴,莹润超玉的钧瓷传统,他挑选了36件寿瓷送北京为慈禧太后祝寿,从此,钧瓷又登上艺坛,进入宫廷,受到多方重视;二是,在神垕镇建立“钧兴公司”,聘请钧瓷名艺人,借鉴先进管理方法,订有公司章程和谕工匠帖,有较正规的管理制度和工艺规程,禹州钧瓷从此开始正规化规模化生产;三是,兴办教育,先是恢复丹山书院,后又建“颖滨经舍”高等学堂;四是编写了《瓷说》、《植楮说》,总结治瓷经验和植桑经验,不知该老先生还有没有其它“说”,我们权且将此两《说》与《淇县舆地图说》并称“曹氏三说”。看来著书立说也往往是一个好官勤政有为的见证。

  曹知县调离淇县时,淇民依依不舍;曹知州解任禹州东渡日本时,禹州人同样殷殷相送。三十年后,曹广权在上海去世,禹县绅民听说后,要求把他安葬在禹县。次年四月,曹广权的儿子曹典初奉送父灵到禹县,葬在禹山之阴方岗乡东炉村。曹老先生官做得不算大,但能做到这个地步,足矣!

  曹广权除三《说》外,还著有《明伦通义》、《南园诗集》。从日本回国后,曾在北京朝中任四品京堂、礼部参议、典礼学院士。宣统三年(1911年)辞官,晚年住上海宝山南园,研习书法。他的书法苍劲拙朴,功力深厚,作品散落在民间。现在这些书法作品逐渐浮出水面,成为收藏新宠,近年厦门、上海、山东等地分别举办过曹广权书法作品拍卖会,并拍出不菲价格。




文章出自河南淇县文物旅游微信公众号

最新微信文章

© 2022 XCdi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