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吴存荣宋国权这样说合肥!未来合肥发展10大看点曝光!影响779万合肥人!

安徽旅游在线 2016-11-15




11月11日下午,中共合肥市委在市政务中心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宣布省委关于合肥市委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


省委决定:宋国权同志任合肥市委委员、 常委 、书记 ,不再担任芜湖市委书记、常委、委员,省江北产业集中区党工委第一书记(兼); 吴存荣同志不再担任合肥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省委副书记信长星出席会议并讲话。吴存荣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邓向阳宣布省委决定。宋国权,市委副书记、市长凌云分别讲话。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何军出席会议。


信长星讲话

这次合肥市委主要领导的调整,是省委从全省工作大局出发,着眼长远、反复考虑、慎重研究决定的。合肥是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省委历来对合肥的各项工作非常关心,高度重视合肥市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省委对合肥发展寄予厚望,人民群众充满期待,合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任在肩。省委相信,在以宋国权同志为班长的市委的领导下,合肥市各级党委、政府,一定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奋斗,奋力在“五大发展”中闯出新路,为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要恪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决拥护、自觉服从省委决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要求,争当忠诚看齐的模范,坚定增强“四个意识”,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恪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坚强的党性观念,自觉拥护和执行省委决定,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更好地巩固合肥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平稳向好的发展势头。


二要强化干事创业责任担当,奋力当好全省改革发展排头兵。要坚持等高对接、抬升标杆,着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坚持科技引领、人才支撑,着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坚持改革攻坚、开放合作,着力当好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着力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三要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党内监督责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进取精神、提升能力本领、弘扬务实作风、锤炼廉洁本色,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动合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吴存荣讲话

自到合肥工作以来,我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一起朝夕相处、共同奋斗了11年。这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岁月,成长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工作中最充实的一段经历。我深切地感受到,合肥人民淳朴善良、勤劳智慧、可爱可敬;合肥干部政治素质高、思想品质好、工作能力强,锐意进取、能打硬仗、能打胜仗;合肥大地人杰地灵、充满生机、前景美好。我虽然与同志们话别,但仍工作、生活在合肥,我们还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建设美好安徽,我依然会一直热爱合肥、情系合肥、关注合肥、支持合肥。我坚信,合肥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合肥的人民一定更加幸福。

宋国权讲话


坚决拥护省委的决定,衷心感谢组织的信任,非常荣幸到合肥工作。面对省委、省政府对合肥的关心厚爱和殷切希望,面对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我将把自己根植于这片热土、根植于广大干部群众之中,与合肥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绝不辜负省委的重托,不辜负人民的期望。我将争做忠诚看齐、履职担当、改革创新、团结奋进、亲民为民、清正廉洁的模范,始终不断加强学习,始终坚持发展至上,始终突出共建共享,始终维护大局稳定,始终注重团结协作,始终保持风清气正。我会只争朝夕、全力以赴,和同志们一道团结奋斗、一道攻坚克难,共同把合肥建设得更加美好。

凌云讲话

坚决拥护省委决定,我们将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省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创新转型升级发展,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对外开放、生态文明、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加快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和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为建设美好安徽多作贡献。


人物履历:

宋国权,男,汉族,1960年3月生,安徽太和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学士学位,高级经济师。

1978年10月至1982年8月在安徽大学经济系经济学专业学习,毕业后任马鞍山广播电视台记者;

1983年10月起历任马鞍山市委讲师团教员、省委讲师团《理论学习》编辑部编辑、副主任;

1995年9月任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综合处干部;

1996年2月任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综合处副处长;

1998年5月任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综合计划部主任;

1999年7月任省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02年2月任原地级巢湖市副市长(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2004年12月任原地级巢湖市委常委、副市长;

2007年4月任原地级巢湖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理市长;

2008年1月任原地级巢湖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9年8月任黄山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理市长,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2010年1月任黄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2013年2月任铜陵市委书记;

2016年8月任芜湖市委书记、省江北产业集中区党工委第一书记(兼);

2016年11月任省委常委,芜湖市委书记、省江北产业集中区党工委第一书记(兼)。

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九届省委委员。


在新的市委书记带领下,合肥未来发展有哪些看点呢? 



1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


2016年9月12日,备受关注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新格局规划,未来长江经济带将打造以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

按照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将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龙头作用,提升南京、杭州、 合肥都市区国际化水平 ,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在科技进步、制度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1
合肥最新定位为I型大城市

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在最新的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定位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根据规划,以地区常住人口划分来算,合肥为Ⅰ型大城市。与合肥同为大城市的还有杭州和苏州。规模等级排在合肥之前有2个城市,分别为上海(超大城市),南京(特大城市)。


2
推动合肥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推动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的同城化发展,强化沿海发展带、沿江发展带、沪宁合杭甬发展带、沪杭金发展带的聚合发展,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3

2030年合肥常住人口将达到1000万

《规划》中明确,将引导人口加快向重点开发区域集聚,合肥、南通、扬州、泰州、 宁波、绍兴、台州、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城市,要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合理布局产业空间,促进产城融合。

根据《规划》的预测,到2030年合肥常住人口将达到1000万。同时,还将全面放开芜湖、马鞍山、盐城、泰州等城市落户限制,有效降低合肥等城市落户门槛。


4

合肥到长三角城市将有城际铁路相连通

根据《规划》,将构建以上海为核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主通道的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


还将推进沪宁合、沪杭、合杭甬、宁杭、合安、宁芜安等主要骨干城际通道建设。规划建设上海-南通-泰州-南京-合肥、南通-苏州-嘉兴、上海-苏州-湖州、上海-嘉兴-宁波、安庆-黄山等铁路(含城际铁路),还将提升沪宁合、宁杭、合芜等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应急保障能力和安全防护水平。



2
申报建设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


在省市党代会中均提到的“加快建设国家级滨湖新区”近日有了最新申报进展,国家级滨湖新区申报方案已报送发改委、完成审核,国家发改委已就新区总体方案征求21个国家部委意见,争取年内获批。

滨湖新区区位图

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效果图

据悉,国家级新区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设立的一种新开发开放与改革的大城市区,自从1992年上海浦东新区成立,截至今年6月,全国共有18个国家级新区,一旦滨湖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将成为全国第19个、长三角第4个国家级新区。


申报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的好处有:


1、国家级新区首先是综合性的,其中要包含体制、产业、社会等多面内容;其次是有引领性,起码要在相关方面引领几十年不落后。


2、新区内相关特殊优惠政策、权限等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区域内将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


3、国家级新区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综合性改革,围绕创新进行发展,其中所遇到的政策、体制方面都可以进行创新改革,而且它的覆盖面非常广,涉及企业、金融、科研所、高等院校、政府管理等方方面面。可以想见,未来的合肥将有更大的改革、发展空间和机会。



3
争创全球知名创新之都


创新仍旧是合肥的金字招牌之一,不仅主要创新指标稳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还要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合肥要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

 打造一批创新要素集聚、综合服务功能强的“双创”承载区。

 打造一批全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争取培育若干个全国重要的、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目标:

1、到2018年,合肥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试验成果。

2、到2020年,合肥要力争主要科技创新指标跻身全国省会城市前五位。

 3、到2030年,合肥的创新力将提升到“世界级”。



4

积极推动合肥城区发展


合肥的城市发展特点与其他城市来说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因为整个合肥发展没有一个属性特别强的中心,更没有形成一个由中心对外扩散的辐射圈。相反,整个合肥的发展呈献出一个多中心的发展趋势。


积极推进合肥东部、南部、北部三大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大致规划为:

1、东部副中心打造成为融入长三角重要节点;

2、南部副中心打造成为合铜一体化的重要节点;

3、北部副中心打造成为合淮同城化的重要节点。


按照规划,合肥市将以中心城区标准,预将肥东、肥西、长丰撤县划区并入合肥,建成合肥东部、南部、北部三大城市副中心疏解主城区功能,强化承接辐射作用,加速增强整体功能和综合实力。

九区未来发展看点:


瑶海区


东部新中心

合肥东部新中心规划范围总面积33.8平方公里,包括瑶海区内17.7平方公里、包河区内9.8平方公里和肥东县6.3平方公里范围。

规划的研究范围为合肥市主城区,将重点研究南淝河两岸瑶海片区、包河片区、肥东片区。其中,概念规划范围具体来说是由东二环、淮南路、龙岗路、长江东大街、大众路、裕溪路、南淝河路、绕城高速所围合形成的区域。



包河区


 包河经济开发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包河经济开发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范围东至巢湖南路,南至十五里河,西至合安高速,北至郎溪路,总面积约62.5平方公里,分为核心区、科技文化新城、淝河镇片区、通航小镇四个片区。


(包河经济开发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根据规划,包河经济开发区园区将划分出七大产业板块:

  1、5.47km²产业创新园区(联东u谷位于这里)

  2、7.43km²左岸国际社区(华夏茶博城位于这里)

  3、4.61km²新能源汽车基地(南翔汽车智慧新城 江汽位于这里)

  4、0.81km²合肥港保税区

  5、5.18km²集中转型示范区

  6、11.76km²国际通用航空小镇

  7、4.23km²科技生态文化新城(广播影视基地位于这里)


滨湖区


 国家级滨湖新区争取年内获批

在省市党代会中均提到的“加快建设国家级滨湖新区”,目前国家级滨湖新区申报方案已报送发改委并完成审核,国家发改委已就新区总体方案征求21个国家部委意见,争取年内获批



新站区


 新站区“3551”产城融合空间开发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支持各地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通知》正式印发,安徽省合肥产城融合示范区。位列全国首批58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之一,整个示范区依托新站高新区建设,位于合肥东北部。区域总面积204.73平方公里,总人口40余万人,下辖七里塘、磨店、三十头、瑶海、站北5个社区。


“十三五”期间“3551”产城融合空间开发格局


经开区


 空港经济示范区

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位于高刘镇,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为依托,打造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


历经3年潜心发展,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如今正振翅腾飞,向着安徽开放新平台、国际合作先行区前沿产业聚集地的目标昂首挺进。

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设立,3个保税仓和1个监管仓即将交付,展示交易和通关服务中心2017年建成。


庐阳区


 打造“国际化首善之区”

未来五年,庐阳区将以建设“引领时尚的国际化首善之区”为目标,按照“1341”发展思路:坚持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一条主线,构建三大功能板块,突出金融、商贸、高技术服务业、文化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到2020年实现千亿生产总值。根据市党代会的定位,庐阳将全力打造国际化都市区核心区、高端服务业集聚区、精品特色先行区和全省“辐射源”。


高新区


 打造国际化创新之都核心区

根据2016-2020年发展策略,高新区规划以问题和目标为双导向,提出“促进、引导、提升”的规划策略。


  • 「促进」: 产业调整,促进用地效率提升。

  • 「引导」: 区域协调,引导空间格局优化。

  • 「提升」: 轴线塑造,提升区域形象品质。



未来五年,以争创省“调转促”4105计划示范为契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全力争取国家综合科学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项目落户高新区;加快“三大院”建设,新建一批协同创新平台,集聚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打造国际化创新之都核心区。


未来五年,重视绿色发展,继续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常态化,推动园区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蜀山区


 建设西部新城

蜀山区将围绕西部新城3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区,一方面,加大小庙工业集聚区项目清理与改造提升,另一方面强化与高新区、空港经济区联动,推进军民融合网信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集群。


政务区


 奋力打造合肥“曼哈顿”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获批,在这份《总体规划》中,规划了4个市级中心,8个片区中心,若干个社区中心。其中,四个市级中心就包括政务文化新区。也延续了本世纪初政务区开区的初衷,即高水平、高起点规划,建设融行政办公、文化体育、金融商贸、住宅街区和城市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高品位现代化新城区。



5
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位次前移,经济增速力争“两位数”,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前列;总量位次稳居全国省会城市“十强”,并力争前移。

到2020年,经济总量冲刺10000亿元,人均GDP达到12万元;财政收入力争16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力争84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600亿元;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00亿元。


创新水平全国一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专利授权量和技术交易合同额总量翻一番、年均增长15%,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00户。



6
交通建设


交通最大的看点则是地铁!下个月合肥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合肥将正式开启地铁时代!未来将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2号线、3号线建成并投入运营,未来5年力争建成4号、5号线,实现逸仙路建设为主向建设与运营并重转变!

(下月将开通的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


城际交通方面,以完善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骨干路网、对接长三角、连通中四角为重点,加快建设内外畅通、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绿色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2020年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示意图)


1
铁路方面

完成合福铁路、合肥南高站、合肥西高铁站综合交通客运枢纽等项目建设,加快商合杭、合安、合滁、合武等客运专线和庐铜铁路建设


进一步完善“米”字型高速铁路网



2
公路方面

重点推进合巢芜、合宁、合安、合徐高速扩建扩容工作,协调推进德上、合宁二通道、沪汉、西绕城、淮扬、合连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远期形成“两环十四射一宗三联”的路网结构,路网总规模达1155公里;改扩建国省道公路12条329公里,重点建设G312肥东至桐城段、G206吴山至南岗段、S366合六南通道、S260新合蚌路、S319军二路东段、S316庐城至桐城段等,构建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道路交通网络。



3
水路方面

  水路方面,紧抓国家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契机,全力推进引江济淮航运工程建设,实施合裕线等航道扩能工程建设,打造埠河、南淝河、派河、杭埠河、兆西河巢湖“五河一湖”航道网,提升合肥通江达海运输水平,沟通“海上丝绸之路”。



4
市内交通方面

强化城市主次干道和公交专用道建设,完善城区路网结构,改善微循环系统。同时,还将加快建设高效的枢纽客流集疏运和换成系统,大力构建多层次城市客运枢纽体系



7
民生福祉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全面并轨,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3.6万套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医疗机构每千人床位数超过8.5张,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大力建设健康合肥。




探索中小学绿色指标评价体系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探索具有合肥特色的中小学绿色指标评价体系,促进民办教育、国际教育、特殊教育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市属、在肥高校发展。

❶  将配套建设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文化演艺场馆等公共设施,开展国际化城市外语标识体系建设

❷ 加快合肥学院中德教育示范基地等建设。

 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打造长三角国际化创新创业中心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合肥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完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养老护理、康复、保健等健康产业。



推进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


体育休闲也将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方面。推进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力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四季品牌”,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8
生态建设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巢湖水质总体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均达到100%,森林覆盖率超过2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耗比重超过8%,空气质量优良率进一步上升。


主要看点:


❶ 保护巢湖水,合肥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力推进“引江济淮”,落实“河长制”,同时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入湖河道小流域治理。


 抬高环境门槛,强化环境准入、环境标准硬约束,从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


 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积极发展全域旅游,高质量开发湖光山色和温泉、湿地、历史文化等资源,全力推进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建设。


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大力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化转型。



9
房地产


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供需2个方向发力,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完善廉租房、公租房并轨运行,积极推行货币化安置和先建后拆,新建棚户区改造安置房2万套以上。


 加大进城农民购房贷款支持力度,推进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❸ 分类确定土地供应规模,把握土地供应节奏,改善房地产供给结构,有效释放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




10
党风建设


1
坚持依法行政


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谋划和推进政府工作。严格执行人大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


主动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不断提高政协提案办理满意度。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高度重视社会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


健全完善政府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和法律顾问制度,严格实行重大决策终身追究制、责任倒查制和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



2
强化执政为民


    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坚持不懈反对“四风”。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的要求,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项目负责制、行政问责制,深入开展“四督四保”行动,确保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减程序、减费用、减时限。


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办事效能,完善“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运行机制。


加大公务员培训力度,提升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健全考核体系,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严厉惩处失职、渎职。


政府全体公务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发扬“拼”的精神,始终保持“干”的状态,敢于担当,奋发有为,努力以政府的勤奋指数,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城市的繁荣指数。



3
恪守清正廉洁


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措施,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和省市相关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图文来源:霸都楼市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

请关注安徽旅游在线官方微信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哦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精彩】

文章出自安徽旅游在线微信公众号

最新微信文章

© 2022 XCdi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