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山西省 > 晋中市 > 介休市景点
介休博物馆景区旅游攻略 之景点1
介休有博物馆整体建筑共三层,展品包括旧石器时代的动物化石、石核及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球,青铜时代石器、陶器,战国陶器,宋金元明清时期的精美瓷器、青铜器、琉璃、书画等。 西周蕉叶纹扉棱铜爵出土于介休东欢村,青铜爵造型独特奇巧精致,是中国古酒具的形象大使。 明代鎏金释迦牟尼铜坐像,双眼微下视,直鼻方口,双耳弧线下垂,佛左手结禅定印置于脚踝处,右手施触地印,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台上,勇健魁梧的气宇中隐显着无限静谧的威严之势。 介休窑是山西乃至北方地区一处历史悠久的著名古瓷窑场。介休窑陶瓷烧造时间之长,在北方瓷窑中少见。
想看琉璃和洪山瓷器可以来这里。
介休博物馆很值得一看,有很多文物,有很申的文化底蕴
介休不大,但博物馆规模可不小。介休的琉璃艺术非常闻名,博物馆内有琉璃艺术专题馆,很值得一看。博物馆和祆神楼、顺城街一道,成为介休历史文化核心区。周一闭馆,但奇怪的是我们去的时候不是周一,仍然是关着的,什么通知都没有。另外,和博物馆同一幢建筑物内的图书馆也是关闭的。
拿身份证领票入内,目前只有开放的不多,基本展览在地下一层,电梯没有开放,腿脚不便老人需要注意。布展比较好,虽然内容不是很多
介休博物馆位于三贤大道,三贤广场旁边,博物馆挺大的,展品虽然不多,但很有特色,负一楼的琉璃展览以及制作过程很形象,值得一去
介休市博物馆现藏文物500余件,主要是传世文物。其中有:明宁斋绢本特大山水中堂、清北京大收藏家沙济富察氏莲樵珍藏过的扇面书画、明清西泠八家俞龄、兰深、于旌和乾隆时画家曹垣等绢本书画中堂、清谬素筠书郁文画子安款雕竹扇、西周铜簋、西汉新莽铜镜等。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纵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初山西人傅山开始‘反帖倡碑’,从传世碑帖和新出土的汉碑版书中汲取营养,书法艺术日渐精进,书坛逐渐充满活力。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品,最典型的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在源远流长的书法传统中,其使用的工具和材料,表现的手法和效果,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现象,使用材料或纸帛,或金石,或竹木,表现手法或书或刻或铸,表现效果或传统或创新或中庸,汇合成光辉灿烂、目不暇接的艺术世界。碑帖拓片,是一种用传统手艺把镌刻在石头上的文字与图画拓印下来的特殊历史文献,被称为‘石头之书’,俗称‘黑老虎’。先人为了记述前朝重要事情和隆重庆典等,把文学形式和书法家的手迹经过名匠刻手,刻凿在悬崖和石碑上,因此碑石就有多重性的艺术内容,再经过拓印裱装成轴或册页,这就形成了碑帖。碑帖是碑和帖的合称,实际上‘碑’指的是石刻的拓本,‘帖’指的是将古人著名的墨迹,刻在木板上或石上汇集而成。在印刷术发展的前期,碑的拓本和帖的拓本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介休自古就有‘琉璃之城’的美誉,建筑琉璃艺术久负盛名,琉璃烧造历史悠久,琉璃工艺源远流长。有碑为证,《洪山寺重修佛殿记》,其中‘椽铺玳瑁,瓦秋瓦琉璃’的记载,明确表明公元970年时介休已有铺设琉璃瓦的建筑,而且在重修洪山寺佛殿木椽的前檐断面时用上了质如‘玳瑁’的琉璃兽面。与浩瀚的中华文化海洋相比,博物馆只是沧海一粟,但能从中感悟中国历史的久远与深邃,领略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魅力与风采。
  • 地址:三贤大道西50米三贤广场北侧
  • 电话:0354-7222109
  • 开放时间: 09:00-16:00 周二至周日
  • 湘ICP备16000511号
    © 2022 XCdi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