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大寺庙,位于右玉县旧城城关镇内东街北侧。寺院建筑坐北向南,原占地东西宽约100米,南北长约150米。在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原有四进院落,五座殿宇,依次为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遗憾的是该寺在解放前后和“文革”当中遭到严重破坏,殿舍倒塌,椽栋皆毁,除大雄宝殿和过殿外,其他建筑全部不存。
现中殿、后殿两个部分:中殿面阔七间,为单檐歇山顶;后殿是宝宁寺之主殿,规模较大,面阔七间,进深六间,为单檐歇山顶。
相关背景:旧城城关镇北邻内蒙古,西晋时,是鲜卑族北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通往南都平城的必经之路。 明代中期,蒙古族鞑靶部落兴起,逐步构成明朝北边的又一威胁。明政府为了加强大同的防务,从西偏头关至大同中路,修造长城600余里。右玉县城关镇当处这条军事防线的中段,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加强镇城建设的同时,宝宁寺也开始动工兴建。
小贴士:宝宁寺原保存有水陆画一堂,是寺中之精华,于1953年调藏山西省博物馆。该是我国明代绘画宝库中的上品,内容丰富,儒、释、道各界人物齐备,色彩富丽,画工极精。
现中殿、后殿两个部分:中殿面阔七间,为单檐歇山顶;后殿是宝宁寺之主殿,规模较大,面阔七间,进深六间,为单檐歇山顶。
相关背景:旧城城关镇北邻内蒙古,西晋时,是鲜卑族北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通往南都平城的必经之路。 明代中期,蒙古族鞑靶部落兴起,逐步构成明朝北边的又一威胁。明政府为了加强大同的防务,从西偏头关至大同中路,修造长城600余里。右玉县城关镇当处这条军事防线的中段,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加强镇城建设的同时,宝宁寺也开始动工兴建。
小贴士:宝宁寺原保存有水陆画一堂,是寺中之精华,于1953年调藏山西省博物馆。该是我国明代绘画宝库中的上品,内容丰富,儒、释、道各界人物齐备,色彩富丽,画工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