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陕西省 > 宝鸡市 >
太白积雪景区旅游攻略 之景点1
秦岭,中国的脊梁。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米,中国南北方的分界岭。韩愈云:云横秦岭家何在,李白歌:愿乘冷风去,直上浮云间。美哉秦岭!壮哉秦岭!
太白山游记 行程安排: 故事发生在16年陕西宝鸡太白山,秦岭山脉最高峰,也是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当时和两个研究生同学一起在中秋佳节之际去了太白山。由于是登山爱好者,所以就从山脚下徒步登上太白山最高峰拔仙台(海拔3771米),历时2天1晚。 亮点特色: 第一天,当时自诩身体不错,坐车到山脚下,然后徒步登山;刚走近一个小时小腿像灌铅一样,抬不太动,一个同学心态略微崩溃,每20分钟要休息10分钟,我们也趁机休息,相互鼓励,缓慢上山,玩玩停停,由于山上很冷,脸上刚出的汗马上能凝成白雾附着于胡子上,咋一看以为是瞬间白了胡子。 亮点特色: 当天傍晚,到太白山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分界处,是小文公庙?(忘记了),已是傍晚,天马上要黑,原计划在此处住宿,无奈当日假期上山人太多,此处已经住满,我们一行三人决定前往自然保护区,大文公庙(应该是这个地方,记不清楚)处住宿,出发时应该在晚上7点多,记得签完景区的“生死状”后10分钟,已经完全黑了,路很窄,半米宽不到,路上有从山上流下的泉水,滑。当时只知道左边是第四纪冰川遗址(悬崖),很黑,看不清,右边是峭壁,心里提醒自己要很小心。月亮很圆,在左后方跟着我们这些行路人,我说,“我们就像画中人一样,一路前行,只有圆月相随,多好的意境”。行路半个小时后,只零星遇到2人,天黑,路滑不知几时可到宿处,心中略慌,三人一路不发一声,闷头向前,气氛压抑。晚上9点左右,看到亮光,心喜,加速到达,晚餐烧水泡面。 亮点特色: 当天晚上,这里人也不少,只有教室大小一间屋子了,男女通铺,住将近15人左右,屋子对面印象是一破庙。晚上大家话并不多,估计是白天太累,然后熄灯睡觉;夜晚,头疼欲裂,以为是天气寒冷,冻着了,奈何并无多余杯子,只得把外套盖身上,后半夜,头愈来愈疼,似要炸开一般,一夜无眠,以为自己得病,心情很低落。早5点,有人起要看日出,15人全部起床,默默收拾,这时不知谁说了句:“昨晚没睡着,头快炸了”,一语激起千层浪,几乎所有人同时都表示昨晚情况相似,头疼,睡不着,我低声问两同学如何,所得答案相同,我心情才有所好转。后来有人查资料,得知这是轻微高原反应。 亮点特色: 第二天,收拾完后,匆匆吃过早餐,前往大爷海,5点天还是黑的,刚出发时两腿似灌铅更严重了,强忍着往上爬,途中遇到云海,似士兵列阵,滚滚而来,而后日出,似将军点兵,真谓之蒸蒸日上,看到如此奇景,顿时无丝毫疲惫之感,心中大悦,不枉此行。 亮点特色: 大爷海湖水明净如镜,碧波涟涟,我们到时,见有数个帐篷,旁边有人刷牙洗脸,煮早餐。在此休息片刻,出发向拔仙台进发。行至20分钟左右,可见两条路,一近路,就在眼前,面前是碎石坡,中等大小的碎石,看起来会随时滚下去,坡度看起来有六七十度,一远路,绕道山后,需多行2小时路程。彼时看到有人从“勇敢者之路”往上,心想大丈夫不甘落于人后,和同学一商量,一起冲向碎石坡,期间,手脚并用,且天寒冷,手触及石块便觉冰凉,但必须四肢爬行向上,手愈发冰凉,彻骨的凉,行路之艰难,毕生难忘。此时,才体会到“爬山”的“爬”字,应该是指四肢并用,之前上的山,只能是“登山”。中途,四肢伏地略做休息,不敢稍动,倏忽,登山包侧面一瓶矿泉水掉落,顺着碎石缝隙往下滑落,惊出我一身冷汗,而后又可惜我那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这还是向同学借来的,这一路,又要受累受渴了。 到拔仙台稍作停留,便开始下山,由于碎石坡陡峭,只能从山后绕远路返回,由于山后背阴,草石之上全是冰霜,少有疏忽便会摔一跤,且都是石块。路窄,游客排队而行,我前面女生摔了数跤,小腿和胳膊青一块紫一块,我到一小溪处也摔了两跤,膝盖微肿,生疼。返回时,只顾赶路,不曾留意风景,途中饥渴难当,到前一晚夜行之路,才看清当初全貌,一边峭壁,一边悬崖,中间道路不足半米,路上乱世林立,有水从峭壁流下,怪不得景区让签“生死状”,看后不禁背后有凉意袭来。随后,拖着疲惫的身躯赶到缆车处,身体到达极限了只能坐缆车下山,结束了这难忘的“爬山”之旅。 小Tips: 后记,这两天遇到的危险还是有的,第一,冒然闯进自然保护区,且在天黑无任何准备之时;第二,准备不充分,海拔3000米以上都可能引起高原反应,严重时有生命危险;第三,高估自己,体能先不说,水带的就不充足,以致后来借水来消除疲惫。但是,征服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的成就感令人满足,特别是遇到日出和云海,真是美的无以言表,圆月追身赶夜路的经历也够我吹很久了。最后,旅行一定以安全为准,引以为戒。
太白盛夏积雪之奇丽景色,确实来历已久,蔚为奇观非夸张与虚构。在过去那寒冷多雪的年代里巍巍高峰,终年积雪、银光四射,百里可见,故“太白积雪六月天”之奇观胜景则由此而来。
"太白积雪六月天,五月披裘此地寒"太白崇山峻岭,山腰草木繁盛,峰顶山高云淡,空气稀薄,气候寒冷,积雪不化,皑皑白雪在莽莽天际银光四射,景致格外壮观美丽,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积雪”。遗憾的是我们这次上去雪薄薄的,有的山脊梁雪也被风吹走,没有很厚的雪景那么美。
《水经注》记载:“太白山南连武功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皑然。”这是“太白积雪”一词的最早出处。它指的是在过去寒冷的年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即便是三伏盛夏,仍然白雪皑皑、银光四射,景色格外壮观。清代朱集义在“关中八景”中对太白积雪曾这样描述:“白玉山头玉屑寒,松风飘拂上琅玕。云深何处高僧卧,五月披裘此地寒。”
  • 地址:太白山
  • 湘ICP备16000511号
    © 2022 XCdi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