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关闭全屏地图
栏目
谷歌地图
百度地图
旅游资讯
垃圾分类
首页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湖南
湖北
点击全屏浏览地图
当前位置:
乡村地图
>
四川省
>
凉山州
>
木里藏族自治县
>
倮波乡
干海子村
龙卧洞村
瓦岗村
磨子沟村
陇东村
倮波乡天气
城市信息
倮波乡经纬度
经度:101.56387149432
纬度:28.271033577298
倮波乡旅游信息
谁能告诉我利家嘴具体在木里县屋脚乡的哪个位置??
从云南宁蒗出发到永宁镇,经温泉进入前所乡,再到利家嘴.或者从四川凉山州州府西昌出发,到木里藏族自治县,再到屋脚乡具体位置这么说看你从那条路走了
搜集一例 在平凡岗位上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的名字和事迹
查看详情
首先声明我对平凡岗位的理解是,平凡岗位与不平凡岗位相对应,是一种贬义。应该...马班邮递员王顺友,一个人、一匹马,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王顺友在...
详情回答:搜集一例 在平凡岗位上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的名字和事迹
隐藏详情
你也是实验初中的吧,这是周末作业,我也在查
首先声明我对平凡岗位的理解是,平凡岗位与不平凡岗位相对应,是一种贬义。应该说一切参与社会或政府工作的岗位都属于平凡岗位,它是由千千万万个平凡的人所构成。 马班邮递员王顺友,一个人、一匹马,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王顺友在大山里一走就是24年。他把信件送到乡亲们手里,把党的惠民政策送到基层。在不通公路的深山里,王顺友是老百姓的信使,是党和人民的纽带。王顺友生于1965年,苗族名字叫“咪桑”。他的父亲也是县里的邮递员,整天在马班邮路上跑。1985年,王顺友从父亲手中接过缰绳,成了一名马班邮路的投递员。木里县紧接青藏高原,群山环抱,地广人稀,全县大部分乡镇不通公路和电话。王顺友负责从木里县城到倮波乡邮路的投递工作,这段邮路往返里程360公里,走一趟要14天,一个月要走两班。一年里,王顺友有330天都是在邮路上。24年来,王顺友在高山峡谷间送邮行程达26万多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24年来,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为了这个简单而又崇高的使命,王顺友在大山深谷之中穷尽青春年华。他被中组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道德模范。
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百度文库
查看详情
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在大山里默默行走了20年,行程26...他就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油路乡邮员王顺友。苗族名字:咪...
详情回答: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百度文库
隐藏详情
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http://news.tom.com 2005年06月04日06时48分??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一提到家,王顺友总是说:“我有三个家,一个在山上,一个在路上,一个在江边。” 江边的家是他住在雅砻江边白碉乡老家的父母的家。这个家厚载着对他的养育之恩,他本当在父母的膝前尽忠尽孝,然而他永远地负了一份做儿子的心债:是他的弟弟们在替他这个长子孝敬着老人,最疼他的老母亲活着没有得到他一天的照料,临病逝前,喊着他的名字,见不到他的身影。那一刻,他正在邮路上翻越雪山。从此,顶着蓝天的雪山,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 山上的家是他和妻子儿女在木里城外一个叫绿音塘的山腰间建起的清贫小窝。结婚20年,他在邮路上跑了20年,20年算下来在家的日子不到两年。三亩地,三头牛,十几只羊,四间土坯房,一双儿女——这个家全部是由妻子韩萨一个人苦苦撑起来的。有一次,妻子病了,因为没有钱,去不了医院。当时儿子在学校,女儿去了亲戚家,她只好一个人躺在家里苦熬着。不知道熬了几天几夜,当王顺友从邮路上回来时,她已经说不出话来,望着丈夫,只有眼泪一股股地往下流。 小家舍了,路上的家却让他付出了几乎生命的全部。在这个家,马是他的最爱。20年里,王顺友先后有过30多匹马,他能说得出每一匹马的脾气性格,还都给他们起了好听的名字。其中有一匹叫青龙的马,一身雪白,跟上他的时候只有5岁,一直伴他走了13年。这匹特别有灵气的马,能记得王顺友在邮路上每一处习惯休息的地方。 让王顺友最为刻骨铭心的是,这匹马救过他的命。 2005年1月6日,王顺友在倮波乡送完邮件后往回返,当他牵着马走到雅砻江边直奔吊桥时,不知怎的,青龙四个蹄子蹬地不肯走了。仅差十几米远,王顺友看到一队马帮上了吊桥,他想同他们搭个伴,便大声喊:“等一等……”可他的青龙一步不动。正当他急得又拉又扯时,一个景象让他惊呆了:吊桥一侧手臂粗的钢缆突然断裂,桥身瞬间翻成九十度,走在桥上的3个人、6匹马全部掉到江中,转眼间就被打着漩涡的江水吞没了。半天,他才回过神来,抱住他的青龙哭了。 邮路上,即使走得再苦,他从来舍不得骑马,甚至当看到马太累时,他会把邮包从马背上卸下来,扛在自己身上。 三个家,三重情,三份爱。王顺友因它们而流泪,也因它们而歌唱;因它们而痛苦,也因它们而幸福。 在一般的工作岗位上,40岁正是一个黄金年龄,但对马班邮路上的乡邮员来说,40岁已经老了。和其他的乡邮员一样,王顺友患有风湿,头痛,胃痛等各种病症,另外,他还患有癫痫病,现在每天要靠吃药控制病情。 这位在木里的马班邮路上走得年头最长的人,还能走多远呢?他说:“走到走不动为止。” 5月的凉山,漫山遍野盛开着一片一片火红的花儿,如彩虹洒落在高原,恣意烂漫。同行的一位藏族朋友告诉记者,这种花儿叫索玛,它只生长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原,矮小,根深,生命力极强,即使到了冬天,花儿没了,它紫红的枝干在太阳的照耀下,依然会像炭火一样通红。 噢,索玛花儿…… (据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编辑:解西伟
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在大山里默默行走了 20 年,行程 26 万公里——相当于 21 趟两万五千里长征、 绕地球赤道 6 圈, 他就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油 路乡邮员王顺友。苗族名字:咪桑。像只生长在海拔 3800 米以上高原上的索玛花儿,花开 时如彩虹洒落,花落后枝干在太阳的照耀下,依然像炭火一样通红。 马班油路,即“用马驮着邮件按班投送的邮路”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 紧接青藏高原。 全县 29 个乡镇有 28 个乡镇不通公路, 不通电话, 以马驮人送为手段的邮路 是当地乡政府和百姓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途径。 王顺友常说: “我有三个家,一个在山上,一个在路上,一个在江边。 ”江边的家是他住 在雅砻江边白碉乡老家的父母家。 山上的家是他和妻子儿女在木里城外绿音塘的山腰间建起 的清贫小窝。 一年 365 天, 王顺友有 330 天走在邮路上。 最疼他的老母亲活着没有得到他一 天的照料,临病逝前,喊着他的名字,见不到他的身影。王顺友和妻子韩萨结婚 20 年,算 下来在家的日子不到两年。三亩地,三头牛,十几只羊,四间土坯房,一双儿女,全是由妻 子一人撑起来的。 1988 年 7 月的一天,王顺友往倮波乡送邮件,来到雅砻江边,当时江面上只有一条溜 索。他背上邮包,把绳索捆在腰上,搭上滑钩向江对面滑去。快滑到对岸时,突然他挂在索 道上的绳子断裂了, 他大叫一声, 从两米多高的空中狠狠的摔下去, 万幸, 他落在了沙滩上, 但邮包却被甩进江里, 顺水漂去。 不识水性的王顺友抓起一根树枝就跳进了齐腰深的江水中, 拼命打捞邮包, 等他手忙脚乱的把邮包拖上岸后, 人一下子瘫倒了。 岸上有人看到这惊险的 一幕,连说他傻,为了一个邮包,命都不要了。他说: “邮包比我的命金贵,因为那里面装 的都是政府和乡亲们的事! ” 当被问及有没有想过不干这份工作,王顺友认真地说: “不可能,乡亲们需要我,他们 等着我给他们带来亲人的消息, 乡政府盼望着我带给他们党的声音。 我只有为党和人民做事, 心里才舒坦,好过。 ” 震后第一所帐篷小学开课 据新华社新疆巴楚 2 月 26 日电 在新疆地震灾区的琼库尔恰克乡十八村, 当地军区某 部战士们在历经毁灭性灾难后的克孜力克姆小学原校舍的废墟旁, 搭建了六个帐篷, 课桌整 整齐齐的摆在帐篷里,一百多名学生整齐的站立在操场上,准备上课。 巴楚县教育局副局长奥斯曼· 米吉提介绍说, 地震发生时在校学生都在操场参加升国旗 仪式,因此这些学生中并未有伤亡,但另外有 13 名学生死于家中, 25 名学生受伤。 奥斯曼·米吉提称, 琼库尔恰克乡小学、 中学和分校近期有望复课,但目前最紧缺的是 课本、教材和桌椅。
看王顺友事迹感想
查看详情
感动.
详情回答:看王顺友事迹感想
隐藏详情
感动.
王顺友1965年10月出生于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2005年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年来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6圈。每年投递报纸8000多份、杂志700多份、函件1500多份、包裹600多件;投递准确率达到100% ,亲给好评。
王顺友 开放分类: 名人、感动中国、邮递员 王顺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中共党员,苗族。 2001年被四川省邮政局评为四川省邮政劳动模范;2001年5月1日,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5年4月,中共四川省委授予王顺友同志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国家邮政局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邮政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 在绵延数百公里的木里县雪域高原上,一个人牵着一匹马驮着邮包默默行走的场景,成为了当地老百姓心中最温暖的形象。 20年,他一个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按班准时地把一封封信件、一本本杂志、一张张报纸准确无误地送到每个用户手中; 20年,他一路奔波不喊累不叫苦,战胜孤独和寂寞,将党和政府的温暖、时代发展的声音和外面世界的变迁不断地传送到雪域高原的村村寨寨,把党和各族群众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这个人,就是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的一个普通的苗族乡邮员;一个20年来每年都有330天以上独自行走在马班邮路上的邮递员;一个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6圈的共产党员———王顺友。 乡邮员是我的本职工作,再大的苦也要忍,不能给党丢脸 1984年,年仅19岁的苗族小伙子王顺友从当乡邮员的老父亲手里接过了马缰绳,子承父业,成为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一名普通的马班邮路乡邮员。当时,老父亲拍拍儿子的肩膀郑重地说:“送信就是为党做事,为党做事的人要吃得起苦。”王顺友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走上了马班邮路的漫漫征途。 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这里高山绵延起伏,全县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大山有20多座,平均海拔3100米,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王顺友负责的邮路从木里县城经白碉乡、三桷桠乡和倮波乡至卡拉乡,往返里程584公里。1999年,王顺友开始负责县城至白碉乡、三桷桠乡、倮波乡三个乡邮件的投递工作,这条邮路往返360公里,他每月两个邮班,一个邮班来回14天,他每月有28天要徒步跋涉在这苍茫大山中的邮路上。 从海拔近5000米到近1000米,气温从摄氏零下十几度到近摄氏四十度,依次经过察尔瓦山、雅砻江河谷、座窝山、矮子沟、鸡毛店山、山王庙峰、刀子山等大大小小的山峰沟谷,穿过四片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必经之地察尔瓦山,气候异常恶劣,一年中有6个月冰雪覆盖,气温达到零下十几度。而一旦走到海拔1000多米的雅砻江河谷时,气温又高达40多度,酷热难耐。从白碉乡到倮波乡,还要经过当地老百姓都谈之色变的“九十九道拐”。这里,拐连拐,弯连弯,山狭路窄,抬头是悬崖峭壁,低头是波涛汹涌的雅砻江,稍有不慎,就会连人带马摔下悬崖掉进滔滔江水中。 这就是王顺友走了20年的邮路! 在这条路上,没人能和王顺友比速度,他顽强无比。 2002年12月,日本NHK电视台专程来到木里,对王顺友负责的邮路进行跟踪拍摄。摄制组用4天的时间只走了80多公里,最后实在走不动了,只好坐车返回木里,然后转西昌、过冕宁,再经甘孜州九龙县到达倮波乡,这一圈,他们绕了六、七百公里才进行完邮路终点的拍摄工作。出发前,他们和王顺友打赌说:看谁先到达倮波乡。然而,令日本摄制组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们坐车到达倮波乡时,王顺友已牵着那头白骡子等他们半天了。日本记者被王顺友征服了,他们伸出大拇指说,王顺友,好样的,你是真正的男子汉! 在这条路上,没人能替他分担这近乎残酷的艰苦,他一肩挑、一人扛。当万家灯火、家人团聚的时候,王顺友只能一个人蜷缩在山洞、牛棚、树林里或露天雪地上,只有骡马与他相伴。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泥,饿了就啃几口糌粑面,渴了只能喝几口山泉水或吃几块冰。到了雨季,他几乎没穿过一件干衣服。由于常年野外风餐露宿,喝酒驱寒,王顺友的身体一堆毛病,胃病常年伴随他,他的心脏、肝脏、关节也经常受到病痛的折磨。今年才40岁的他,脸色黝黑,眼窝深陷,皱纹有如刀割,爬满了消瘦的脸庞,人看上去似乎50有余。 在这条路上,更没人比他乐观,他苦中作乐,以苦为乐。王顺友是苗族,唱山歌是他从小到大的爱好。大山深处,常常走上一两天都见不到一个人,孤单寂寞时,他就亮开嗓子纵情地高唱山歌:“月亮出来照山坡,照见山坡白石头。要学石头千年在,不学半路丢草鞋……” 面对这绝无仅有的困苦,这个外表矮小、干瘦、背驼的“男子汉”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孤独寂寞和艰难险阻,每年投递报纸8000多份、杂志700多份、函件1500多份、包裹600多件,为大山深处各族群众架起了一座“绿色桥梁”。正如他自己所说:“搞好本职工作是我的责任,再大的苦也要忍了,不能给党丢脸。” 送信就是为党做事,为党做事的人要像个英雄 邮路上高山气候恶劣,空气稀薄,道路险恶,行走困难,经常还会遇到冰雹、飞石和野兽的袭击,一个人行走异常危险。当地人走这条山路都是和马帮结伴而行,只有王顺友总是独自一人风雪无阻地行走在这条路上,露宿在荒山野岭,熟识的村民送他一个外号“王大胆”。 “王大胆”的胆量已经被考验了无数次。 2000年7月,王顺友翻过察尔瓦山,途经树珠林场时,从树林中突然跳出两个抢匪,距他只有两丈远,恶狠狠地大声冲他叫喊:“把钱和东西全部交出来!” 面对匪徒,王顺友没有胆怯,他以更高的声音正义凛然地喊道:“我是乡邮员,是给大家送报纸信件的!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说话之间,王顺友靠向自己的马,从背篓中拔出了刀子,欲与匪徒搏斗。两个匪徒见 王顺友一身正气没有一丝胆怯,穿着邮政标志服,又带着刀,不知如何是好。趁匪徒愣神的工夫,王顺友急中生智,纵身上马从匪徒身边冲了过去。 接触王顺友的人常说他有一种“英雄情结”,王顺友爱看电影,特别爱看关于英雄的电影,最佩服《英雄儿女》中的王成。他说:“王成和我一个姓,他不怕死,为了党,命都敢丢。我要是生在战争年代,我一定会去当兵,为人民冲锋陷阵。现在没有打仗的机会了,把信送好就是为党做事。” 总有一死,如果为工作而死,值得 送邮路上,险象环生。 1988年7月的一天,王顺友送倮波乡的邮件来到雅砻江边,他把溜索捆在腰上向雅砻江对岸滑过去。不料,快到对岸时,溜索上的绳子突然裂断,王顺友从两米多高的空中摔在河滩上,邮件包从背上弹落在滔滔的雅砻江中顺江漂去。王顺友“呼”地一下从河滩上爬起来,抓起一根树枝跳进湍急奔流的江中打捞邮件,几经搏斗,王顺友硬是从汹涌的江水中把邮件包抢了上来。此时,王顺友累得瘫倒在河滩上。可他只休息了一会儿,便又背上邮件向倮波乡艰难地走去。 新华社四川频道木里6月30日电(记者侯大伟) “哎……我从北京赶回来哟,乡里乡亲等着我噢;牵着马儿就上路哟,送去党的好声音噢喂!”6月30日上午10点27分,王顺友吼着从北京回来后自编的山歌,牵着枣红马,驮着两大袋邮件、报纸重返马班邮路,继续他20年来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的艰苦而平凡的乡邮工作。 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典型、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为了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为了传递人民群众的信件,在大山里默默行走了20年。他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引起全国广大读者、观众的强烈震撼和反响。受各地邀请,王顺友从5月23日起一直在外参加各种活动,其间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6月29日下午17时多才回到木里。在王顺友离开木里的这段时间,县邮政局临时聘请了一个当地老乡为他代班。 王顺友对记者说:“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得到这么高的荣誉,都是源自于党的培养、源自于我对这份工作的尽心尽责,我不能骄傲、不能停下来,我要更好地去走好马班邮路,所以我准备明天就上路。” 为做好第二天上路的准备工作,29日下午刚回到木里,王顺友就匆匆赶到县邮政局分发邮件、办理手续,一直忙到晚上19时过。30日一大早,县邮政局用邮车将王顺友和邮件送到十多公里外大山里的家中。县城不能养马,这儿才是王顺友马班邮路出发始点。 9点17分,县邮政局邮车邮件一到,王顺友和家人即备马上鞍、准备行囊。除了两捆邮包,王顺友的行囊很简单:一袋干粮、一袋饲料、一顶帐篷、一壶白酒。王顺友说:“路上太孤独了,没有酒走不下来。” 在家人的帮忙下,王顺友的行囊很快就上马捆扎完毕。轮到捆扎邮包的时候,王顺友坚决不要其他人动手帮忙,他自己将两大包邮件抱上马后,捆了扎、扎了解、解了又捆,来来回回折腾了几次,最后王顺友双手拉着马背上的包裹,使劲地摇,直到确信邮包不会滑落才罢休。妻子韩萨倚在墙角默默地看着他,直到王顺友牵着马走出家门,也没有说一句话,依依不舍之情令人动容。女儿则在屋里忙前忙后准备午饭。 20多年乡邮工作,这样的“出发”早已成为王顺友一家生活的习惯,没有嘱咐、没有叮咛,甚至连招呼一下都没有,王顺友牵着马、唱着山歌就上了屋后的山。三个小时之后,他将到达第一个送信点--树珠村,在那里王顺友将吃上这次行程的第一顿饭。 “哎……我从北京赶回来哟,乡里乡亲等着我噢;牵着马儿就上路哟,送去党的好声音噢喂!” 王顺友背影在大山中慢慢隐去,而他的歌声还飘荡在幽静的山谷中。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紧连青藏高原。这里群山环抱,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只有9个人。全县29个乡镇有28个乡镇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以马驮人送为手段的邮路,是当地乡政府和百姓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途径。全县除县城外,15条邮路全部是马班邮路,而且绝大部分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以共产党员王顺友为代表的马班邮递员几十年如一日,冒着生命危险跋涉在人迹罕至的高寒深山,为各族群众送信送报,确保全县所有乡镇通邮,受到当地各族群众高度赞誉。 2005年1月6日,王顺友送完倮波乡的邮件准备返回白碉乡时再次遇险。当时,他刚要上横跨雅砻江的吊桥时,吊桥的一根钢绳突然断了,整座吊桥翻了个180度,正走在桥上的一个马夫由于手快,伸手抓住了另一根钢绳,慢慢地爬回了岸边。另一个马夫和9匹骡马则全部坠入江中,瞬间就淹没在湍急的江水中,紧随其后的王顺友吓出了一身冷汗。看到当时场景的人在为王顺友感到庆幸的同时都问他:“你害怕吗?”王顺友说:“哪个不害怕哟,但是人总有一死,如果是为工作而死,值得!” 正是凭着这种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20年来,王顺友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个邮件,没有丢失过一份报刊,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为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王顺友曾于2005年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颁奖词: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事迹:孤独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投递员王顺友的一种生活常态。每送一次邮件需要半个月,在这段时间里自己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打交道,这种“孤独”,是让人尊敬的。 王顺友 王顺友,男,42岁,中共党员,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投递员。 王顺友1985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木里县城至白雕、三角垭、倮波乡的马班邮路投递工作,邮路往返里程360公里,月投递两班,一个班期为14天。22年来,他送邮行程达26万多公里。 王顺友担负的马班邮路,山高路险,气候恶劣,一天要经过几个气候带。他经常露宿荒山岩洞、乱石丛林,经历了被野兽袭击、意外受伤乃至肠子被骡马踢破等艰难困苦。他常年奔波在漫漫邮路上,一年中有330天左右的时间在大山中度过,无法照顾多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女,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他视邮件为生命,从未丢失过一个邮件。为保护邮件,他曾勇斗歹徒,不顾个人安危跳入冰冷河水中抢捞邮件。他吃苦不言苦,饿了就吃几口糌粑面,渴了就喝几口山泉水,自编自唱山歌,独自走在艰苦寂寞的崎岖邮路上。为了能把信件及时送到群众手中,他宁愿在风雨中多走山路,改道绕行方便沿途群众,从未延误过一个班期,准确率达到100%。他还热心为农民群众传递科技信息、致富信息,购买优良种子。为了给群众捎去生产生活用品,王顺友甘愿绕路、贴钱、吃苦,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 王顺友200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当选为四川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都对王顺友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
王顺友的个人资料
查看详情
王顺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中共党员,苗族。2001年被四川省邮政局评为四川省邮政劳动模范;2001年5月1日,成为全国“五...
详情回答:王顺友的个人资料
隐藏详情
王顺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中共党员,苗族。 2001年被四川 省邮政局评为四川省邮政劳动模范;2001年5月1日,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5年4月,中共四 川省委授予王顺友同志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国家邮政局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邮政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 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 在绵延数百公里的木里县雪域高原上,一个人牵着一匹马驮着邮包默默行走的场景,成为了当地老百姓心 中最温暖的形象。 20年,他一个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按班准时地把一封封信件、一本本杂志、一张张报纸准确无误地送 到每个用户手中; 20年,他一路奔波不喊累不叫苦,战胜孤独和寂寞,将党和政府的温暖、时代发展的声音和外面世界的变 迁不断地传送到雪域高原的村村寨寨,把党和各族群众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这个人,就是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的一个普通的苗族乡邮员;一个20年来每年都有330天以上独自行走 在马班邮路上的邮递员;一个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6圈 的共产党员———王顺友。 乡邮员是我的本职工作,再大的苦也要忍,不能给党丢脸 1984年,年仅19岁的苗族小伙子王顺友从当乡邮员的老父亲手里接过了马缰绳,子承父业,成为了四川省 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一名普通的马班邮路乡邮员。当时,老父亲拍拍儿子的肩膀郑重地说:“送信 就是为党做事,为党做事的人要吃得起苦。”王顺友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走上了马班邮路的漫漫征途。 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这里高山绵延起伏,全县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大山有20多座, 平均海拔3100米,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王顺友负责的邮路从木里县城经白碉乡、三桷桠乡和倮波乡至卡 拉乡,往返里程584公里。1999年,王顺友开始负责县城至白碉乡、三桷桠乡、倮波乡三个乡邮件的投递工作 ,这条邮路往返360公里,他每月两个邮班,一个邮班来回14天,他每月有28天要徒步跋涉在这苍茫大山中的 邮路上。 从海拔近5000米到近1000米,气温从摄氏零下十几度到近摄氏四十度,依次经过察尔瓦山、雅砻江河谷、 座窝山、矮子沟、鸡毛店山、山王庙峰、刀子山等大大小小的山峰沟谷,穿过四片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必经 之地察尔瓦山,气候异常恶劣,一年中有6个月冰雪覆盖,气温达到零下十几度。而一旦走到海拔1000多米的 雅砻江河谷时,气温又高达40多度,酷热难耐。从白碉乡到倮波乡,还要经过当地老百姓都谈之色变的“九十 九道拐”。这里,拐连拐,弯连弯,山狭路窄,抬头是悬崖峭壁,低头是波涛汹涌的雅砻江,稍有不慎,就会 连人带马摔下悬崖掉进滔滔江水中。 这就是王顺友走了20年的邮路! 在这条路上,没人能和王顺友比速度,他顽强无比。2002年12月,日本NHK电视台专程来到木里,对王顺 友负责的邮路进行跟踪拍摄。摄制组用4天的时间只走了80多公里,最后实在走不动了,只好坐车返回木里, 然后转西昌、过冕宁,再经甘孜州九龙县到达倮波乡,这一圈,他们绕了六、七百公里才进行完邮路终点的拍 摄工作。出发前,他们和王顺友打赌说:看谁先到达倮波乡。然而,令日本摄制组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们坐 车到达倮波乡时,王顺友已牵着那头白骡子等他们半天了。日本记者被王顺友征服了,他们伸出大拇指说,王 顺友,好样的,你是真正的男子汉! 在这条路上,没人能替他分担这近乎残酷的艰苦,他一肩挑、一人扛。当万家灯火、家人团聚的时候,王 顺友只能一个人蜷缩在山洞、牛棚、树林里或露天雪地上,只有骡马与他相伴。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泥,饿 了就啃几口糌粑面,渴了只能喝几口山泉水或吃几块冰。到了雨季,他几乎没穿过一件干衣服。由于常年野外 风餐露宿,喝酒驱寒,王顺友的身体一堆毛病,胃病常年伴随他,他的心脏、肝脏、关节也经常受到病痛的折 磨。今年才40岁的他,脸色黝黑,眼窝深陷,皱纹有如刀割,爬满了消瘦的脸庞,人看上去似乎50有余。 在这条路上,更没人比他乐观,他苦中作乐,以苦为乐。王顺友是苗族,唱山歌是他从小到大的爱好。大 山深处,常常走上一两天都见不到一个人,孤单寂寞时,他就亮开嗓子纵情地高唱山歌:“月亮出来照山坡, 照见山坡白石头。要学石头千年在,不学半路丢草鞋……” 面对这绝无仅有的困苦,这个外表矮小、干瘦、背驼的“男子汉”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孤独寂寞和艰难险 阻,每年投递报纸8000多份、杂志700多份、函件1500多份、包裹600多件,为大山深处各族群众架起了一座“ 绿色桥梁”。正如他自己所说:“搞好本职工作是我的责任,再大的苦也要忍了,不能给党丢脸。” 送信就是为党做事,为党做事的人要像个英雄 邮路上高山气候恶劣,空气稀薄,道路险恶,行走困难,经常还会遇到冰雹、飞石和野兽的袭击,一个人 行走异常危险。当地人走这条山路都是和马帮结伴而行,只有王顺友总是独自一人风雪无阻地行走在这条路上 ,露宿在荒山野岭,熟识的村民送他一个外号“王大胆”。 “王大胆”的胆量已经被考验了无数次。 2000年7月,王顺友翻过察尔瓦山,途经树珠林场时,从树林中突然跳出两个抢匪,距他只有两丈远,恶 狠狠地大声冲他叫喊:“把钱和东西全部交出来!” 面对匪徒,王顺友没有胆怯,他以更高的声音正义凛然地喊道:“我是乡邮员,是给大家送报纸信件的!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说话之间,王顺友靠向自己的马,从背篓中拔出了刀子,欲与匪徒搏斗。两个匪徒见 王顺友一身正气没有一丝胆怯,穿着邮政标志服,又带着刀,不知如何是好。趁匪徒愣神的工夫,王顺友急中 生智,纵身上马从匪徒身边冲了过去。 接触王顺友的人常说他有一种“英雄情结”,王顺友爱看电影,特别爱看关于英雄的电影,最佩服《英雄 儿女》中的王成。他说:“王成和我一个姓,他不怕死,为了党,命都敢丢。我要是生在战争年代,我一定会 去当兵,为人民冲锋陷阵。现在没有打仗的机会了,把信送好就是为党做事。” 人总有一死,如果为工作而死,值得 送邮路上,险象环生。 1988年7月的一天,王顺友送倮波乡的邮件来到雅砻江边,他把溜索捆在腰上向雅砻江对岸滑过去。不料 ,快到对岸时,溜索上的绳子突然裂断,王顺友从两米多高的空中摔在河滩上,邮件包从背上弹落在滔滔的雅 砻江中顺江漂去。王顺友“呼”地一下从河滩上爬起来,抓起一根树枝跳进湍急奔流的江中打捞邮件,几经搏 斗,王顺友硬是从汹涌的江水中把邮件包抢了上来。此时,王顺友累得瘫倒在河滩上。可他只休息了一会儿, 便又背上邮件向倮波乡艰难地走去。 2005年1月6日,王顺友送完倮波乡的邮件准备返回白碉乡时再次遇险。当时,他刚要上横跨雅砻江的吊桥 时,吊桥的一根钢绳突然断了,整座吊桥翻了个180度,正走在桥上的一个马夫由于手快,伸手抓住了另一根 钢绳,慢慢地爬回了岸边。另一个马夫和9匹骡马则全部坠入江中,瞬间就淹没在湍急的江水中,紧随其后的 王顺友吓出了一身冷汗。看到当时场景的人在为王顺友感到庆幸的同时都问他:“你害怕吗?”王顺友说:“ 哪个不害怕哟,但是人总有一死,如果是为工作而死,值得!” 正是凭着这种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20年来,王顺友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个邮件,没有丢 失过一份报刊,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为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现实生活中体现长征精神的事例(要最近的)
查看详情
马班邮路硬汉王顺友.王顺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中共党员,苗族.2001年被四川省邮政局评为四川省邮政劳动模范;2001年5月...
详情回答:现实生活中体现长征精神的事例(要最近的)
隐藏详情
马班邮路硬汉王顺友. 王顺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中共党员,苗族. 2001年被四川省邮政局评为四川省邮政劳动模范;2001年5月1日,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5年4月,中共四川省委授予王顺友同志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国家邮政局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邮政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 在绵延数百公里的木里县雪域高原上,一个人牵着一匹马驮着邮包默默行走的场景,成为了当地老百姓心中最温暖的形象. 20年,他一个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按班准时地把一封封信件、一本本杂志、一张张报纸准确无误地送到每个用户手中; 20年,他一路奔波不喊累不叫苦,战胜孤独和寂寞,将党和政府的温暖、时代发展的声音和外面世界的变迁不断地传送到雪域高原的村村寨寨,把党和各族群众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这个人,就是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的一个普通的苗族乡邮员;一个20年来每年都有330天以上独自行走在马班邮路上的邮递员;一个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6圈的共产党员———王顺友. 乡邮员是我的本职工作,再大的苦也要忍,不能给党丢脸 1984年,年仅19岁的苗族小伙子王顺友从当乡邮员的老父亲手里接过了马缰绳,子承父业,成为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一名普通的马班邮路乡邮员.当时,老父亲拍拍儿子的肩膀郑重地说:“送信就是为党做事,为党做事的人要吃得起苦.”王顺友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走上了马班邮路的漫漫征途. 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这里高山绵延起伏,全县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大山有20多座,平均海拔3100米,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王顺友负责的邮路从木里县城经白碉乡、三桷桠乡和倮波乡至卡拉乡,往返里程584公里.1999年,王顺友开始负责县城至白碉乡、三桷桠乡、倮波乡三个乡邮件的投递工作,这条邮路往返360公里,他每月两个邮班,一个邮班来回14天,他每月有28天要徒步跋涉在这苍茫大山中的邮路上. 从海拔近5000米到近1000米,气温从摄氏零下十几度到近摄氏四十度,依次经过察尔瓦山、雅砻江河谷、座窝山、矮子沟、鸡毛店山、山王庙峰、刀子山等大大小小的山峰沟谷,穿过四片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必经之地察尔瓦山,气候异常恶劣,一年中有6个月冰雪覆盖,气温达到零下十几度.而一旦走到海拔1000多米的雅砻江河谷时,气温又高达40多度,酷热难耐.从白碉乡到倮波乡,还要经过当地老百姓都谈之色变的“九十九道拐”.这里,拐连拐,弯连弯,山狭路窄,抬头是悬崖峭壁,低头是波涛汹涌的雅砻江,稍有不慎,就会连人带马摔下悬崖掉进滔滔江水中. 这就是王顺友走了20年的邮路! 在这条路上,没人能和王顺友比速度,他顽强无比. 2002年12月,日本NHK电视台专程来到木里,对王顺友负责的邮路进行跟踪拍摄.摄制组用4天的时间只走了80多公里,最后实在走不动了,只好坐车返回木里,然后转西昌、过冕宁,再经甘孜州九龙县到达倮波乡,这一圈,他们绕了六、七百公里才进行完邮路终点的拍摄工作.出发前,他们和王顺友打赌说:看谁先到达倮波乡.然而,令日本摄制组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们坐车到达倮波乡时,王顺友已牵着那头白骡子等他们半天了.日本记者被王顺友征服了,他们伸出大拇指说,王顺友,好样的,你是真正的男子汉! 在这条路上,没人能替他分担这近乎残酷的艰苦,他一肩挑、一人扛.当万家灯火、家人团聚的时候,王顺友只能一个人蜷缩在山洞、牛棚、树林里或露天雪地上,只有骡马与他相伴.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泥,饿了就啃几口糌粑面,渴了只能喝几口山泉水或吃几块冰.到了雨季,他几乎没穿过一件干衣服.由于常年野外风餐露宿,喝酒驱寒,王顺友的身体一堆毛病,胃病常年伴随他,他的心脏、肝脏、关节也经常受到病痛的折磨.今年才40岁的他,脸色黝黑,眼窝深陷,皱纹有如刀割,爬满了消瘦的脸庞,人看上去似乎50有余. 在这条路上,更没人比他乐观,他苦中作乐,以苦为乐.王顺友是苗族,唱山歌是他从小到大的爱好.大山深处,常常走上一两天都见不到一个人,孤单寂寞时,他就亮开嗓子纵情地高唱山歌:“月亮出来照山坡,照见山坡白石头.要学石头千年在,不学半路丢草鞋……” 面对这绝无仅有的困苦,这个外表矮小、干瘦、背驼的“男子汉”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孤独寂寞和艰难险阻,每年投递报纸8000多份、杂志700多份、函件1500多份、包裹600多件,为大山深处各族群众架起了一座“绿色桥梁”.正如他自己所说:“搞好本职工作是我的责任,再大的苦也要忍了,不能给党丢脸.” 送信就是为党做事,为党做事的人要像个英雄 邮路上高山气候恶劣,空气稀薄,道路险恶,行走困难,经常还会遇到冰雹、飞石和野兽的袭击,一个人行走异常危险.当地人走这条山路都是和马帮结伴而行,只有王顺友总是独自一人风雪无阻地行走在这条路上,露宿在荒山野岭,熟识的村民送他一个外号“王大胆”. “王大胆”的胆量已经被考验了无数次. 2000年7月,王顺友翻过察尔瓦山,途经树珠林场时,从树林中突然跳出两个抢匪,距他只有两丈远,恶狠狠地大声冲他叫喊:“把钱和东西全部交出来!” 面对匪徒,王顺友没有胆怯,他以更高的声音正义凛然地喊道:“我是乡邮员,是给大家送报纸信件的!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说话之间,王顺友靠向自己的马,从背篓中拔出了刀子,欲与匪徒搏斗.两个匪徒见 王顺友一身正气没有一丝胆怯,穿着邮政标志服,又带着刀,不知如何是好.趁匪徒愣神的工夫,王顺友急中生智,纵身上马从匪徒身边冲了过去. 接触王顺友的人常说他有一种“英雄情结”,王顺友爱看电影,特别爱看关于英雄的电影,最佩服《英雄儿女》中的王成.他说:“王成和我一个姓,他不怕死,为了党,命都敢丢.我要是生在战争年代,我一定会去当兵,为人民冲锋陷阵.现在没有打仗的机会了,把信送好就是为党做事.” 总有一死,如果为工作而死,值得 送邮路上,险象环生. 1988年7月的一天,王顺友送倮波乡的邮件来到雅砻江边,他把溜索捆在腰上向雅砻江对岸滑过去.不料,快到对岸时,溜索上的绳子突然裂断,王顺友从两米多高的空中摔在河滩上,邮件包从背上弹落在滔滔的雅砻江中顺江漂去.王顺友“呼”地一下从河滩上爬起来,抓起一根树枝跳进湍急奔流的江中打捞邮件,几经搏斗,王顺友硬是从汹涌的江水中把邮件包抢了上来.此时,王顺友累得瘫倒在河滩上.可他只休息了一会儿,便又背上邮件向倮波乡艰难地走去. 新华社四川频道木里6月30日电(记者侯大伟) “哎……我从北京赶回来哟,乡里乡亲等着我噢;牵着马儿就上路哟,送去党的好声音噢喂!”6月30日上午10点27分,王顺友吼着从北京回来后自编的山歌,牵着枣红马,驮着两大袋邮件、报纸重返马班邮路,继续他20年来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的艰苦而平凡的乡邮工作. 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典型、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为了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为了传递人民群众的信件,在大山里默默行走了20年.他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引起全国广大读者、观众的强烈震撼和反响.受各地邀请,王顺友从5月23日起一直在外参加各种活动,其间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6月29日下午17时多才回到木里.在王顺友离开木里的这段时间,县邮政局临时聘请了一个当地老乡为他代班. 王顺友对记者说:“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得到这么高的荣誉,都是源自于党的培养、源自于我对这份工作的尽心尽责,我不能骄傲、不能停下来,我要更好地去走好马班邮路,所以我准备明天就上路.” 为做好第二天上路的准备工作,29日下午刚回到木里,王顺友就匆匆赶到县邮政局分发邮件、办理手续,一直忙到晚上19时过.30日一大早,县邮政局用邮车将王顺友和邮件送到十多公里外大山里的家中.县城不能养马,这儿才是王顺友马班邮路出发始点. 9点17分,县邮政局邮车邮件一到,王顺友和家人即备马上鞍、准备行囊.除了两捆邮包,王顺友的行囊很简单:一袋干粮、一袋饲料、一顶帐篷、一壶白酒.王顺友说:“路上太孤独了,没有酒走不下来.” 在家人的帮忙下,王顺友的行囊很快就上马捆扎完毕.轮到捆扎邮包的时候,王顺友坚决不要其他人动手帮忙,他自己将两大包邮件抱上马后,捆了扎、扎了解、解了又捆,来来回回折腾了几次,最后王顺友双手拉着马背上的包裹,使劲地摇,直到确信邮包不会滑落才罢休.妻子韩萨倚在墙角默默地看着他,直到王顺友牵着马走出家门,也没有说一句话,依依不舍之情令人动容.女儿则在屋里忙前忙后准备午饭. 20多年乡邮工作,这样的“出发”早已成为王顺友一家生活的习惯,没有嘱咐、没有叮咛,甚至连招呼一下都没有,王顺友牵着马、唱着山歌就上了屋后的山.三个小时之后,他将到达第一个送信点--树珠村,在那里王顺友将吃上这次行程的第一顿饭. “哎……我从北京赶回来哟,乡里乡亲等着我噢;牵着马儿就上路哟,送去党的好声音噢喂!” 王顺友背影在大山中慢慢隐去,而他的歌声还飘荡在幽静的山谷中.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紧连青藏高原.这里群山环抱,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只有9个人.全县29个乡镇有28个乡镇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以马驮人送为手段的邮路,是当地乡政府和百姓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途径.全县除县城外,15条邮路全部是马班邮路,而且绝大部分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以共产党员王顺友为代表的马班邮递员几十年如一日,冒着生命危险跋涉在人迹罕至的高寒深山,为各族群众送信送报,确保全县所有乡镇通邮,受到当地各族群众高度赞誉. 2005年1月6日,王顺友送完倮波乡的邮件准备返回白碉乡时再次遇险.当时,他刚要上横跨雅砻江的吊桥时,吊桥的一根钢绳突然断了,整座吊桥翻了个180度,正走在桥上的一个马夫由于手快,伸手抓住了另一根钢绳,慢慢地爬回了岸边.另一个马夫和9匹骡马则全部坠入江中,瞬间就淹没在湍急的江水中,紧随其后的王顺友吓出了一身冷汗.看到当时场景的人在为王顺友感到庆幸的同时都问他:“你害怕吗?”王顺友说:“哪个不害怕哟,但是人总有一死,如果是为工作而死,值得!” 正是凭着这种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20年来,王顺友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个邮件,没有丢失过一份报刊,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为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王顺友曾于2005年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颁奖词: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事迹:孤独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投递员王顺友的一种生活常态.每送一次邮件需要半个月,在这段时间里自己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打交道,这种“孤独”,是让人尊敬的. 王顺友 王顺友,男,42岁,中共党员,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投递员. 王顺友1985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木里县城至白雕、三角垭、倮波乡的马班邮路投递工作,邮路往返里程360公里,月投递两班,一个班期为14天.22年来,他送邮行程达26万多公里. 王顺友担负的马班邮路,山高路险,气候恶劣,一天要经过几个气候带.他经常露宿荒山岩洞、乱石丛林,经历了被野兽袭击、意外受伤乃至肠子被骡马踢破等艰难困苦.他常年奔波在漫漫邮路上,一年中有330天左右的时间在大山中度过,无法照顾多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女,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他视邮件为生命,从未丢失过一个邮件.为保护邮件,他曾勇斗歹徒,不顾个人安危跳入冰冷河水中抢捞邮件.他吃苦不言苦,饿了就吃几口糌粑面,渴了就喝几口山泉水,自编自唱山歌,独自走在艰苦寂寞的崎岖邮路上.为了能把信件及时送到群众手中,他宁愿在风雨中多走山路,改道绕行方便沿途群众,从未延误过一个班期,准确率达到100%.他还热心为农民群众传递科技信息、致富信息,购买优良种子.为了给群众捎去生产生活用品,王顺友甘愿绕路、贴钱、吃苦,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 王顺友200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当选为四川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都对王顺友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
王顺友的事迹(简)
查看详情
谁有王顺友的事迹(简)
详情回答:王顺友的事迹(简)
隐藏详情
王顺友,男,42岁,中共党员,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投递员。 王顺友1985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木里县城至白雕、三角垭、倮波乡的马班邮路投递工作,邮路往返里程360公里,月投递两班,一个班期为14天。22年来,他送邮行程达26万多公里。 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典型、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为了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为了传递人民群众的信件,在大山里默默行走了20年。他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引起全国广大读者、观众的强烈震撼和反响。受各地邀请,王顺友从5月23日起一直在外参加各种活动,其间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6月29日下午17时多才回到木里。在王顺友离开木里的这段时间,县邮政局临时聘请了一个当地老乡为他代班。 王顺友对记者说:“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得到这么高的荣誉,都是源自于党的培养、源自于我对这份工作的尽心尽责,我不能骄傲、不能停下来,我要更好地去走好马班邮路,所以我准备明天就上路。” 为做好第二天上路的准备工作,29日下午刚回到木里,王顺友就匆匆赶到县邮政局分发邮件、办理手续,一直忙到晚上19时过。30日一大早,县邮政局用邮车将王顺友和邮件送到十多公里外大山里的家中。县城不能养马,这儿才是王顺友马班邮路出发始点。 9点17分,县邮政局邮车邮件一到,王顺友和家人即备马上鞍、准备行囊。除了两捆邮包,王顺友的行囊很简单:一袋干粮、一袋饲料、一顶帐篷、一壶白酒。王顺友说:“路上太孤独了,没有酒走不下来。” 在家人的帮忙下,王顺友的行囊很快就上马捆扎完毕。轮到捆扎邮包的时候,王顺友坚决不要其他人动手帮忙,他自己将两大包邮件抱上马后,捆了扎、扎了解、解了又捆,来来回回折腾了几次,最后王顺友双手拉着马背上的包裹,使劲地摇,直到确信邮包不会滑落才罢休。妻子韩萨倚在墙角默默地看着他,直到王顺友牵着马走出家门,也没有说一句话,依依不舍之情令人动容。女儿则在屋里忙前忙后准备午饭。 20多年乡邮工作,这样的“出发”早已成为王顺友一家生活的习惯,没有嘱咐、没有叮咛,甚至连招呼一下都没有,王顺友牵着马、唱着山歌就上了屋后的山。三个小时之后,他将到达第一个送信点--树珠村,在那里王顺友将吃上这次行程的第一顿饭。 “哎……我从北京赶回来哟,乡里乡亲等着我噢;牵着马儿就上路哟,送去党的好声音噢喂!” 王顺友背影在大山中慢慢隐去,而他的歌声还飘荡在幽静的山谷中。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紧连青藏高原。这里群山环抱,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只有9个人。全县29个乡镇有28个乡镇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以马驮人送为手段的邮路,是当地乡政府和百姓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途径。全县除县城外,15条邮路全部是马班邮路,而且绝大部分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以共产党员王顺友为代表的马班邮递员几十年如一日,冒着生命危险跋涉在人迹罕至的高寒深山,为各族群众送信送报,确保全县所有乡镇通邮,受到当地各族群众高度赞誉。2001年被四川省邮政局评为四川省邮政劳动模范;2001年5月1日,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5年4月,中共四川省委授予王顺友同志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国家邮政局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邮政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王顺友的生平
查看详情
王顺友,男,苗族,196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马班邮路乡邮投递员。王顺友同志1985年1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乡邮投递工作,负责木...
详情回答:王顺友的生平
隐藏详情
王顺友同志1985年1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乡邮投递工作,负责木里县城至白碉乡、三桷垭乡、倮波乡,以及木里县城至卡乡邮件投递工作。1999年卡拉乡邮路调整后,王顺友只负责木里县城至白碉乡、三桷垭乡、倮波乡的邮件投递工作。月平均投递报纸700份,杂志28份,信函45封,印刷品25件,包裹5件。 王顺友同志在木里藏族自治县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长年累月奔波在往返里程达360公里的深山峡谷的乡邮路上。20年来,在雪域高原的送邮行程达26万多公里,从没延误过一期邮班,丢失过一件邮件。 2001年被四川省邮政局评为四川省邮政劳动模范; 2001年5月1日,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05年3月,中共木里县委授予王顺友同志木里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共凉山州委授予王顺友同志凉山州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当选凉山州杰出青年; 2005年4月,中共四川省委授予王顺友同志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国家邮政局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邮政劳动模范称号; 200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王顺友同志1985年1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乡邮投递工作,负责木里县城至白碉乡、三桷垭乡、倮波乡,以及木里县城至卡乡邮件投递工作。1999年卡拉乡邮路调整后,王顺友只负责木里县城至白碉乡、三桷垭乡、倮波乡的邮件投递工作。月平均投递报纸700份,杂志28份,信函45封,印刷品25件,包裹5件。
王顺友,男,苗族,196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马班邮路乡邮投递员。 王顺友同志1985年1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乡邮投递工作,负责木里县城至白碉乡、三桷垭乡、倮波乡,以及木里县城至卡乡邮件投递工作。1999年卡拉乡邮路调整后,王顺友只负责木里县城至白碉乡、三桷垭乡、倮波乡的邮件投递工作。月平均投递报纸700份,杂志28份,信函45封,印刷品25件,包裹5件。 王顺友同志在木里藏族自治县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长年累月奔波在往返里程达360公里的深山峡谷的乡邮路上。20年来,在雪域高原的送邮行程达26万多公里,从没延误过一期邮班,丢失过一件邮件。 2001年被四川省邮政局评为四川省邮政劳动模范; 2001年5月1日,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05年3月,中共木里县委授予王顺友同志木里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共凉山州委授予王顺友同志凉山州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当选凉山州杰出青年; 2005年4月,中共四川省委授予王顺友同志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国家邮政局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邮政劳动模范称号; 200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四川省木里县祼波乡海沷高度是多少
查看详情
四川省木里县祼波乡海沷高度是多少
详情回答:四川省木里县祼波乡海沷高度是多少
隐藏详情
同问。。。
四川省木里县倮波乡乡政府驻地瓦岗海拔2700米。 倮波乡位于县境东部边缘,地处东经101°28′~101°40′,北纬28°14′~28°22′之间。东面与冕宁县健美乡以江为界,西面连接卡拉乡,南面紧靠三桷垭乡;北部边界至不规则,龙窝洞村的烂堡子、圈移两村民组及高牛厂与九龙县子耳乡接壤,而陇东村却又插花在九龙县子耳乡和本县麦地龙乡之间。全乡辖5个行政村、25个村民组,36个自然村,共890户4709人(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3.7%,藏族占28%,汉族占23.9%,蒙古族占4.2%,苗族占0.2%)。总面积31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9人。乡政府驻地瓦岗(海拔2700米),距县城180公里。 倮波乡始建于1953年10月,此前属康坞大寺管辖,有百姓66户、佃客103户。建乡时辖4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县属本乡陇东大队所辖的归宁、当多、斯拉多3个自然村建乡时属麦地龙乡管辖。1959年9月划归本乡管辖。与陇东村共建为一个牧业合作社。县属三桷垭乡管辖的鸡毛店村,建乡时属本乡第四村,1972年11月划属三桷垭公社管辖)。乡政府驻地设在瓦岗。1972年6月整建人民公社时,撤乡建立倮波人民公社,辖5个大队、14个生产队,共750户3354人。1983年恢复乡的建制至今。
热门旅游景点
观海湾景区
雷波马老五度假村
小相岭风景区
盐源公母山
老海亭
凉山民族体育场
京川原景生态园
青龙寺
湘ICP备16000511号
© 2022 XCdi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