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关闭全屏地图
栏目
谷歌地图
百度地图
旅游资讯
垃圾分类
首页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湖南
湖北
点击全屏浏览地图
当前位置:
乡村地图
>
四川省
>
凉山州
>
木里藏族自治县
>
三桷桠乡
里铺村
茶地沟村
三家铺子村
高房子村
鸡毛店村
三桷桠乡天气
城市信息
三桷桠乡经纬度
经度:101.28639697674
纬度:27.93459855924
三桷桠乡旅游信息
山の邮便配达
查看详情
我想知道这部电影的内容介绍,谢了
详情回答:山の邮便配达
隐藏详情
小日本影片,没的可看
是 那人那山那狗 那人那山那狗 Nashan naren nagou (1999) 在中国南方农村,身为乡邮员的父亲退休了,他准备把这条邮路交给自己的儿子。这是父亲最后一次跑邮路,他叫儿子和他一起去。一路上两人心情都不轻松。父亲回忆着当乡邮员的岁月。他有很多话要跟儿子讲,却不知道怎么说出口。儿子不仅是第一次执行任务,也是第一次跟父亲同行。他觉得山路似乎永无尽头。这也让他联想起父亲命运的变迁以及母亲无尽的等待。他更加懂得了生活的意义。当儿子将父亲背起来时,父子间的距离就完全不存在了。
山の邮便配达取材于彭见明的小说,讲述的是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湘西山村的一个感人故事:在大山中送了一辈子信的父亲要退休了,儿子接班当乡邮员,走父亲走过的那条山路。交班第一天,父亲决定陪儿子走一趟,这条邮路来回一趟需要三天。一路上,平日很少见面、沟通的父子一起经历了很多事,本来有隔阂的父子开始了解并理解对方。 故事本身波澜不惊,甚至缺乏基本的戏剧矛盾冲突,父子两代人观念上的交锋也很快经由一方的妥协得到和平的解决,不知是否是导演刻意回避的原因。影片自始至终以绿色为基调,节奏舒缓,体现了导演霍建起的美学追求: 我拍的片子一贯比较温馨一些,我不喜欢过于残酷和压力的东西,人间毕竟美好。 表现父子情的题材是比较讨巧的,选取的又是父亲离岗儿子接班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儿子走的还是父亲无数次走过的邮路,开始体谅父亲的喜怒哀乐,深知父亲的不易;父亲送儿子上路,有欣喜(儿子终于长大了),有担忧(儿子能吃得了苦吗)。片中叫“老二”的狗无疑具有特殊的地位,父子俩无话可说的时候都会求助于狗,一直在前面引路的狗还起到了引导观众视线和故事发展的作用。 两代人之间总会有一些观念上的冲突,比如给五婆念信,比如借助交通工具送信,比如和街坊的人情世故,比如父子对山里女人的看法。或许这些太过于沉重,又或许实在是“剪不断理还乱”,导演要么做了淡化的处理,要么敷衍一下观众。当父亲问儿子会不会娶那个侗族女子的时候,两人的对话就显得过于缥缈了: “不会(娶她)。” “为什么?是嫌她土吗?” “不是。” “嫌她没有文化?” “也不是。” “那到底为什么?” “我不想让她像我妈一样,离开了大山,却整天怀念着大山里的生活。” 诗意是有了,现实却被抹杀了。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大城市,北京也好,深圳也好,我们看到的是无数拼命也要走出大山的打工仔和打工妹,对于眼他们来说,大山代表着贫穷,愚昧和落后:没有灯红酒绿,没有汽车火车,没有商场超市,甚至没有电灯电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虽然也很无奈,但充满诱惑。在这方面,影片给了观众误导,当然Mr.Rain无意指责导演的创作取向。和Mr.Rain一起观看影片的一个朋友就说: “大山里的生活其实也不错,风景优美,空气也好。” 前几年流行一种电视散文,就是对散文进行包装,配上电视画面和音乐,电视台还举办过大奖赛。后来由于曲高和寡的缘故,好像是不了了之。而山の邮便配达的风格以及在国内的命运也很相似,除了获得第19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外,一直未曾受到关注,没有电影公司愿意发行该片,只卖出一个拷贝。但2001年4月在日本以《山の邮便配达》为名上映后,不但在短短一年内取得超过4亿日元的票房成绩,还先后获得“日本电影笔会”五部优秀外国影片奖第一名、“电影旬报”外国电影最佳十部电影第四名以及“银幕”外国电影最佳十部影片第四名,“每日电影奖”的十部最佳外语片奖第一名。是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为什么会得到日本观众的喜欢呢? 对于以中国普通人生活为题材的电影,日本观众非常好奇,他们很想知道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山の邮便配达展现的是完全不同与他们想像中的样子,像一个遥远的童话。另外,影片中的父子情深更是感动了很多人,特别是儿子背父亲过河的场面很是煽情,在现代的日本简直难以想像。 在国内《山の邮便配达》也开始被一些人提起,不过是托了刘烨和陈好的福。虽说滕汝骏的表演更具深度,刘烨在他第一部影片中的表现也是中规中矩。陈好还只是卖弄她万人迷似的脸蛋和笑容,况且她扮演的侗族少女没有血肉,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刘烨扮演的儿子,没有一点的交代。 最后说一句影片的配乐,竟然是MIDI合成的,实在够小气!配乐过于泛滥,有“戏分不够音乐凑数”的嫌疑,而且没有特点,不能起到烘托主题,带动故事发展的作用,更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影片选用的几首流行歌曲,包括“驿动的心”,“恰似你的温柔”和一首欧美歌曲都过于随意。 2001年,一部优美的中国电影《山の邮便配达》在日本上映,以其如画般的意境和曲折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心。而在现实中也有这样一位邮递员,像电影中表现的那样,在中国西南山区美丽如画的风景中穿梭,却无暇留恋,过着艰苦、单调的邮递生活。这个人就是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的乡邮员王顺友。 环境艰苦 木里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大香格里拉的边缘。境内一道道状如刀锋的山梁并排交织,山与山之间形成落差巨大的深谷,流淌着雅砻(lóng)江等幽深的大河,覆盖着大片的原始森林。 这里风景虽美,但山峰险峻、道路崎岖,邮递员们只有依靠骡马驮着信件长途行走,这种邮路被称为“马班邮路”。王顺友的“马班邮路”从木里县城到白碉苗族乡、三桷(jué)桠乡、倮(luǒ)波乡,往返360公里,要翻越十几座山峰、趟过四条河,需要走14天,而每个月他都要走两趟。20年来,他拉着骡马在这片偏僻的大山中送信,行程加在一起有26万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赤道走了6圈半。 在木里山区,路只是乱石中骡马踩出来的一个个石窝窝,而且一侧是高高的山,另一侧常常是见到不底的悬崖,“路”只有一个马身那么宽。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中国的地理课本这样描写横断山区的气候。春天,察尔瓦山冰雪覆盖,空气稀薄,气温在零下十几度;而跨过察尔瓦山,到达雅砻江河谷,气温马上超过30度,暑气蒸人,一片盛夏景象。行走山中的王顺友一会儿凝汗成冰,一会儿挥汗如雨,重复体验着横断山峰锋刃般的山梁、说变就变的天气。 在大山深处,常常走上一两天见不到一个人。在这里,孤独比劳累更加可怕。晚上,在幽深的森林里,王顺友经常就着篝火搭起帐篷,搅一碗糌粑(一种藏族传统的炒面)或是烤几块土豆算做一顿饭,接着便唱起自编的山歌。熟悉王顺友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唱山歌和喝酒。在木里的“冷酷仙境”中,这是他抵御孤独的最好办法。 险象环生 王顺友是从父亲王友才手中接过马缰绳,走上邮路的。他至今记得,8岁那年冬天的一个夜晚,父亲牵着马尾巴撞开家门,倒在地上说:“雪灼伤了我的眼睛。”母亲找来草药煮沸后给父亲熏眼。第二天清早,父亲说看到光亮了,于是把邮件包往马背上一捆,又出发了。 王友才是木里的第一批邮递员,在马班跑了整整30年。45岁时,王友才再也走不动了,于是由20岁的王顺友顶班上了邮路。这期间,王顺友经常被乡亲们称作“王大胆”,因为邮路太险了。 在邮路上,还有一个叫九十九道拐的地方。那是一条在直上直下的悬崖峭壁上拐连拐、弯连弯的羊肠小道。抬头,悬崖峭壁;低头,波涛汹涌,稍有不慎就会摔下山崖,连尸体都找不到。而这条路是王顺友送信的必经之路。 1995年11月的一天,他跟在骡子后面走到九十九道拐。突然,树林中飞出一只山鸡,惊得骡子乱踢乱跳。王顺友急忙上前拉缰绳,谁知骡子突然抬起两只后蹄朝他蹬过来,正踢中他的肚子。他双手捂住肚子一下子倒在地上,痛如刀割。然而稍作喘息,他又牵上骡子上路了。9天后,王顺友终于送完邮件。当他被老乡架到医院时,人已奄奄一息,打开腹腔,满是脓血。医生说,再晚来两小时,命就保不住了。经过4个小时的手术,他活过来了,但身体却不如前了。 还有一次,王顺友送信走到雅砻江上的一座吊桥边。前面十几米远一队马帮已走在桥上。就在一刹那,吊桥一侧手臂粗的钢缆突然断裂,桥身瞬间翻转90度,走在桥上的人和骡马掉到江中,被寒冷、湍急的江水吞没……这令人揪心的一幕,令每天行走山中的王顺友也目瞪口呆。 这样的事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以前过雅砻江用的是溜索。有一次,正在溜索上的王顺友快到对岸时,绳子突然崩断了,他从两米多高的空中摔下来。庆幸的是他摔在江岸上,可邮件却从背上弹到江中。王顺友想都没有想,抓起一根树枝跳进齐腰深的水中捞邮件。水流湍急,再加上受了刺激,当邮件终于被拖上岸时,王顺友人也瘫倒了。 “我来了,联系就没有断” 木里县居住着17个民族,世代居住的有9个,人口最多的是藏族、彝族和苗族,90%的人口分散居住在大山深处的一个个小村庄中,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9个人。 这种童话一样的居住方式使交通、通信变得困难,很多地方不通电话、不通公路。但从1976年起,木里所有的乡都已通邮。而且总计2303公里的15条邮路都是“马班邮路”,人们与外界的联系依赖着像王顺友这样的乡邮员的爬山涉水。在这里,每封平信的邮资是0.8元,但平均投递成本达到29.84元,小小的木里县邮政局因此每年亏损超过100万元。 1998年8月,木里遭受百年未遇的暴雨、泥石流袭击,进入倮波乡的所有大小道路全被冲毁,各条河流上的简易小桥都被洪水卷走,整个倮波乡顿时成了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孤岛。 正当大家在咆哮的河水旁发愁的时候,忽然有人叫了起来:“快看,老王来了。”只见满身稀泥的王顺友一步步走来,他的白骡子变成了泥骡子,只有骡子背上的邮包是干净的——用塑料布包了好几层。大家围了上去,问他有没有受伤,他说:“没什么,路太滑,摔了几跤。桥都冲断了,我是拉着马尾巴一路趟泥过来的。”乡里人说:“老王,一连几天雨都没停,你可避一避、等一等嘛,太危险了。”王顺友说:“不敢耽搁,邮包里有报纸,还有两个学生的录取通知书。而且,我来了,就说明这里与县里的联系没有断。”一席话,让在场所有的人感动不已。 人们都说,他给少数民族乡民带来的不仅是邮件,还有自己的一颗心。 三桷桠乡鸡毛店、倮波乡磨子沟是高山区,人们的食物很单调,王顺友为他们传授高山种植蔬菜的技术,送来新的蔬菜种子。现在,这两个村子的村民都有了自己的菜园,即使是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山里人买东西不方便,于是王顺友出班时除了送信,还要经常帮乡亲们代买些盐、茶、药品,也曾自掏腰包从城里带来水稻良种、蔬菜良种,让原本食物单调的山民们冬天也能吃上蔬菜。当乡亲们接过包裹,绽放出笑容时,他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五口人,三个家 王顺友一家有五口人:他的妻子韩撒、儿子、女儿,此外,他把骡马也当作家庭成员了。因为每年他和妻儿在一起是二三十天,和骡马在一起的时间是365天。骡马是他最亲密的的伙伴。 20年来,他用过30多匹骡马。邮路的辛苦使骡马的服役期很短,一匹好马在邮路跑上几年体力就不行了。这时,王顺友会把跑不动的骡马送回老家去养,直至死亡。 王顺友说自己有三个家:和妻儿在一起算一个家,在白碉乡的老家是一个家,独自走在邮路上和骡马算一个家。他和妻儿的家在木里县城外的银盘组——半山腰上只有两户人家的村落。家里有三亩田地、三头牛、十几只羊、四间黄褐色的用石土夯成的房子,一片世外桃源的景象。 王顺友是参加工作那年结婚的。这个家建立了多久,他跑邮路就有多久,妻子韩撒在家中等他就有多久。如今,这个纤瘦女子的脸上皱纹压着皱纹,可她才只有46岁。在孤独中她偶尔也喝酒。当丈夫独睡深山时,更加孤独的是韩撒,喝了酒的韩撒流了多少泪,只有她自己知道。在王顺友的山歌中,有不少情歌就是唱给韩撒的。他曾经教韩撒唱:“三天不见我的面,当得不见几十天。”韩撒只是笑,没学会。 现在,王顺友最大的心愿就是木里的每个乡、村都能通上公路、跑起汽车,让“马班邮路”被“汽车邮路”取代。这也正是木里县政府和当地邮政部门的愿望。2005年,木里所有的通乡公路全部建成,木里邮政局也开通了更多的汽车邮路,改善邮递员们的工作条件。 小资料 目前中国邮政1/3的职工、2/3的邮路、3/4的网点都在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农村投递路线单程总长353.1万公里,因交通条件限制,目前有步班邮路9000多条,马班邮路200多条,大批投递员就像王顺友一样为实现有人的地方就有邮政的目标而奉献着青春。
王顺友的行为表现了什么样的职业道德特征及要求
查看详情
1、爱岗敬业。就是从业者要充分地认识到自己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人民服务。职业的分工本质上是人民有组织地自己做自己的事...
详情回答:王顺友的行为表现了什么样的职业道德特征及要求
隐藏详情
1、爱岗敬业。就是从业者要充分地认识到自己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人民服务。职业的分工本质上是人民有组织地自己做自己的事,人们热爱自己的岗位,敬重自己的职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2、服务群众。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职业的灵魂,在服务过程中要做到热心、耐心、虚心、真心,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出谋划策,提高服务质量。 3、奉献社会。奉献是当一个人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必要时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望采纳~
王顺友 2001年被四川省邮政局评为四川省邮政劳动模范;2001年5月1日,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5年4月,中共四川省委授予王顺友同志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国家邮政局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邮政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和一颗温暖的心。 在绵延数百公里的木里县雪域高原上,一个人牵着一匹马驮着邮包默默行走的场景,成为了当地老百姓心中最温暖的形象。 20年,他一个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按班准时地把一封封信件、一本本杂志、一张张报纸准确无误地送到每个用户手中; 20年,他一路奔波不喊累不叫苦,战胜孤独和寂寞,将党和政府的温暖、时代发展的声音和外面世界的变迁不断地传送到雪域高原的村村寨寨,把党和各族群众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这个人,就是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的一个普通的苗族乡邮员;一个20年来每年都有330天以上独自行走在马班邮路上的邮递员;一个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6圈的共产党员———王顺友。 乡邮员是我的本职工作,再大的苦也要忍,不能给党丢脸 1984年,年仅19岁的苗族小伙子王顺友从当乡邮员的老父亲手里接过了马缰绳,子承父业,成为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一名普通的马班邮路乡邮员。当时,老父亲拍拍儿子的肩膀郑重地说:“送信就是为党做事,为党做事的人要吃得起苦。”王顺友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走上了马班邮路的漫漫征途。 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这里高山绵延起伏,全县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大山有20多座,平均海拔3100米,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王顺友负责的邮路从木里县城经白碉乡、三桷桠乡和倮波乡至卡拉乡,往返里程584公里。1999年,王顺友开始负责县城至白碉乡、三桷桠乡、倮波乡三个乡邮件的投递工作,这条邮路往返360公里,他每月两个邮班,一个邮班来回14天,他每月有28天要徒步跋涉在这苍茫大山中的邮路上。 从海拔近5000米到近1000米,气温从摄氏零下十几度到近摄氏四十度,依次经过察尔瓦山、雅砻江河谷、座窝山、矮子沟、鸡毛店山、山王庙峰、刀子山等大大小小的山峰沟谷,穿过四片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必经之地察尔瓦山,气候异常恶劣,一年中有6个月冰雪覆盖,气温达到零下十几度。而一旦走到海拔1000多米的雅砻江河谷时,气温又高达40多度,酷热难耐。从白碉乡到倮波乡,还要经过当地老百姓都谈之色变的“九十九道拐”。这里,拐连拐,弯连弯,山狭路窄,抬头是悬崖峭壁,低头是波涛汹涌的雅砻江,稍有不慎,就会连人带马摔下悬崖掉进滔滔江水中。 这就是王顺友走了20年的邮路! 在这条路上,没人能和王顺友比速度,他顽强无比。 2002年12月,日本NHK电视台专程来到木里,对王顺友负责的邮路进行跟踪拍摄。摄制组用4天的时间只走了80多公里,最后实在走不动了,只好坐车返回木里,然后转西昌、过冕宁,再经甘孜州九龙县到达倮波乡,这一圈,他们绕了六、七百公里才进行完邮路终点的拍摄工作。出发前,他们和王顺友打赌说:看谁先到达倮波乡。然而,令日本摄制组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们坐车到达倮波乡时,王顺友已牵着那头白骡子等他们半天了。日本记者被王顺友征服了,他们伸出大拇指说,王顺友,好样的,你是真正的男子汉! 在这条路上,没人能替他分担这近乎残酷的艰苦,他一肩挑、一人扛。当万家灯火、家人团聚的时候,王顺友只能一个人蜷缩在山洞、牛棚、树林里或露天雪地上,只有骡马与他相伴。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泥,饿了就啃几口糌粑面,渴了只能喝几口山泉水或吃几块冰。到了雨季,他几乎没穿过一件干衣服。由于常年野外风餐露宿,喝酒驱寒,王顺友的身体一堆毛病,胃病常年伴随他,他的心脏、肝脏、关节也经常受到病痛的折磨。今年才40岁的他,脸色黝黑,眼窝深陷,皱纹有如刀割,爬满了消瘦的脸庞,人看上去似乎50有余。 在这条路上,更没人比他乐观,他苦中作乐,以苦为乐。王顺友是苗族,唱山歌是他从小到大的爱好。大山深处,常常走上一两天都见不到一个人,孤单寂寞时,他就亮开嗓子纵情地高唱山歌:“月亮出来照山坡,照见山坡白石头。要学石头千年在,不学半路丢草鞋……” 面对这绝无仅有的困苦,这个外表矮小、干瘦、背驼的“男子汉”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孤独寂寞和艰难险阻,每年投递报纸8400多份、杂志330多份、函件840多份、包裹600多件,为大山深处各族群众架起了一座“绿色桥梁”。正如他自己所说:“搞好本职工作是我的责任,再大的苦也要忍了,不能给党丢脸。” 送信就是为党做事,为党做事的人要像个英雄 邮路上高山气候恶劣,空气稀薄,道路险恶,行走困难,经常还会遇到冰雹、飞石和野兽的袭击,一个人行走异常危险。当地人走这条山路都是和马帮结伴而行,只有王顺友总是独自一人风雪无阻地行走在这条路上,露宿在荒山野岭,熟识的村民送他一个外号“王大胆”。 “王大胆”的胆量已经被考验了无数次。 2000年7月,王顺友翻过察尔瓦山,途经树珠林场时,从树林中突然跳出两个抢匪,距他只有两丈远,恶狠狠地大声冲他叫喊:“把钱和东西全部交出来!” 面对匪徒,王顺友没有胆怯,他以更高的声音正义凛然地喊道:“我是乡邮员,是给大家送报纸信件的!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说话之间,王顺友靠向自己的马,从背篓中拔出了刀子,欲与匪徒搏斗。两个匪徒见王顺友一身正气没有一丝胆怯,穿着邮政标志服,又带着刀,不知如何是好。趁匪徒愣神的工夫,王顺友急中生智,纵身上马从匪徒身边冲了过去。 接触王顺友的人常说他有一种“英雄情结”,王顺友爱看电影,特别爱看关于英雄的电影,最佩服《英雄儿女》中的王成。他说:“王成和我一个姓,他不怕死,为了党,命都敢丢。我要是生在战争年代,我一定会去当兵,为人民冲锋陷阵。现在没有打仗的机会了,把信送好就是为党做事。人总有一死,如果为工作而死,值得。” 送邮路上,险象环生。 1988年7月的一天,王顺友送倮波乡的邮件来到雅砻江边,他把溜索捆在腰上向雅砻江对岸滑过去。不料,快到对岸时,溜索上的绳子突然裂断,王顺友从两米多高的空中摔在河滩上,邮件包从背上弹落在滔滔的雅砻江中顺江漂去。王顺友“呼”地一下从河滩上爬起来,抓起一根树枝跳进湍急奔流的江中打捞邮件,几经搏斗,王顺友硬是从汹涌的江水中把邮件包抢了上来。此时,王顺友累得瘫倒在河滩上。可他只休息了一会儿,便又背上邮件向倮波乡艰难地走去。 新华社四川频道木里6月30日电(记者侯大伟) “哎……我从北京赶回来哟,乡里乡亲等着我噢;牵着马儿就上路哟,送去党的好声音噢喂!”6月30日上午10点27分,王顺友吼着从北京回来后自编的山歌,牵着枣红马,驮着两大袋邮件、报纸重返马班邮路,继续他20年来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的艰苦而平凡的乡邮工作。 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典型、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为了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为了传递人民群众的信件,在大山里默默行走了20年。他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引起全国广大读者、观众的强烈震撼和反响。受各地邀请,王顺友从5月23日起一直在外参加各种活动,其间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6月29日下午17时多才回到木里。在王顺友离开木里的这段时间,县邮政局临时聘请了一个当地老乡为他代班。 王顺友对记者说:“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得到这么高的荣誉,都是源自于党的培养、源自于我对这份工作的尽心尽责,我不能骄傲、不能停下来,我要更好地去走好马班邮路,所以我准备明天就上路。” 为做好第二天上路的准备工作,29日下午刚回到木里,王顺友就匆匆赶到县邮政局分发邮件、办理手续,一直忙到晚上19时过。30日一大早,县邮政局用邮车将王顺友和邮件送到十多公里外大山里的家中。县城不能养马,这儿才是王顺友马班邮路出发始点。 9点17分,县邮政局邮车邮件一到,王顺友和家人即备马上鞍、准备行囊。除了两捆邮包,王顺友的行囊很简单:一袋干粮、一袋饲料、一顶帐篷、一壶白酒。王顺友说:“路上太孤独了,没有酒走不下来。” 在家人的帮忙下,王顺友的行囊很快就上马捆扎完毕。轮到捆扎邮包的时候,王顺友坚决不要其他人动手帮忙,他自己将两大包邮件抱上马后,捆了扎、扎了解、解了又捆,来来回回折腾了几次,最后王顺友双手拉着马背上的包裹,使劲地摇,直到确信邮包不会滑落才罢休。妻子韩萨倚在墙角默默地看着他,直到王顺友牵着马走出家门,也没有说一句话,依依不舍之情令人动容。女儿则在屋里忙前忙后准备午饭。 20多年乡邮工作,这样的“出发”早已成为王顺友一家生活的习惯,没有嘱咐、没有叮咛,甚至连招呼一下都没有,王顺友牵着马、唱着山歌就上了屋后的山。三个小时之后,他将到达第一个送信点--树珠村,在那里王顺友将吃上这次行程的第一顿饭。 “哎……我从北京赶回来哟,乡里乡亲等着我噢;牵着马儿就上路哟,送去党的好声音噢喂!” 王顺友背影在大山中慢慢隐去,而他的歌声还飘荡在幽静的山谷中。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紧连青藏高原。这里群山环抱,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只有9个人。全县29个乡镇有28个乡镇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以马驮人送为手段的邮路,是当地乡政府和百姓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途径。全县除县城外,15条邮路全部是马班邮路,而且绝大部分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以共产党员王顺友为代表的马班邮递员几十年如一日,冒着生命危险跋涉在人迹罕至的高寒深山,为各族群众送信送报,确保全县所有乡镇通邮,受到当地各族群众高度赞誉。 2005年1月6日,王顺友送完倮波乡的邮件准备返回白碉乡时再次遇险。当时,他刚要上横跨雅砻江的吊桥时,吊桥的一根钢绳突然断了,整座吊桥翻了个180度,正走在桥上的一个马夫由于手快,伸手抓住了另一根钢绳,慢慢地爬回了岸边。另一个马夫和9匹骡马则全部坠入江中,瞬间就淹没在湍急的江水中,紧随其后的王顺友吓出了一身冷汗。看到当时场景的人在为王顺友感到庆幸的同时都问他:“你害怕吗?”王顺友说:“哪个不害怕哟,但是人总有一死,如果是为工作而死,值得!” 正是凭着这种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20年来,王顺友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个邮件,没有丢失过一份报刊,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为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王顺友曾于2005年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颁奖词: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事迹:孤独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投递员王顺友的一种生活常态。每送一次邮件需要半个月,在这段时间里自己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打交道,这种“孤独”,是让人尊敬的。 2008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现实生活中体现长征精神的事例(要最近的)
马班邮路硬汉王顺友.王顺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中共党员,苗族.2001年被四川省邮政局评为四川省邮政劳动模范;2001年5月...
看王顺友事迹感想
感动.
凉山州木里县森林火灾具体位置在哪个乡村?
火灾发生地点
谁能告诉我利家嘴具体在木里县屋脚乡的哪个位置??
从云南宁蒗出发到永宁镇,经温泉进入前所乡,再到利家嘴.或者从四川凉山州州府西昌出发,到木里藏族自治县,再到屋脚乡具体位置这么说看你从那条路走了
木里县有几个乡
木里县有26个乡李子坪乡、克尔乡、博科乡、西秋乡、水洛乡、宁朗乡、依吉乡、...芽祖乡、白碉乡、三桷桠乡、麦地龙乡、博窝乡、卡拉乡、项脚乡、倮波乡。
凉山州木里县三桷垭乡2015至2016年度初三适应性考试成绩
查看详情
780是总分,700是适应性总分。望采纳。
详情回答:凉山州木里县三桷垭乡2015至2016年度初三适应性考试成绩
隐藏详情
木里县有26个乡 李子坪乡、克尔乡、博科乡、西秋乡、水洛乡、宁朗乡、依吉乡、俄垭乡、屋脚乡、东朗乡、麦日乡、唐阳乡、沙湾乡、固增乡、牦牛坪乡、后所乡、下麦地乡、列瓦乡、芽祖乡、白碉乡、三桷桠乡、麦地龙乡、博窝乡、卡拉乡、项脚乡、倮波乡。
780是总分,700是适应性总分。望采纳。
王顺友的个人资料
王顺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中共党员,苗族。2001年被四川省邮政局评为四川省邮政劳动模范;2001年5月1日,成为全国“五...
热门旅游景点
观海湾景区
雷波马老五度假村
小相岭风景区
盐源公母山
老海亭
凉山民族体育场
京川原景生态园
青龙寺
湘ICP备16000511号
© 2022 XCdi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