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银井寨景区旅游攻略 之景点1
少数民族特色的寨子,很漂亮,很有异国情调,到处是很有特色风格的建筑,还有很多小吃,很好吃,很好玩。
银井寨距瑞丽市约11公里,位于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是个典型的“一寨两国”边境地区。银井古寨与缅甸相连,中缅双方田地犬牙交错,村寨相通,鸡犬相闻,边民通婚互市,文化交流极为频繁。缅甸的小孩可以到银井边防小学读书,午饭回到缅甸家里吃。
银井就是现代傣族居民住的地方。据当地人介绍。以前傣族住竹楼。因为竹子相对于建筑材料来说比较便宜。现在生活富裕科。大多数都是钢筋水泥建筑了。景色环境一般。可以了解一下傣族的文化,传统等等。
银井寨内每天有数场歌舞表演,名为“一歌舞两国”。表演半小时左右,其间有傣族舞蹈、景颇族舞蹈以及缅甸摆手舞。 其实最吸引人的还是摆手舞吧,因为都是缅甸籍演员演出,而摆手舞的形式也比较独特,头上顶着罐子,双手的动作来回就那么几个。而且缅甸演员们都涂上了自制防晒霜,这妆容也并不常见。演出费用包含在门票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观。 寨子里傣族、缅甸形式的建筑比较多。 还有各种植物,比如缅甸国花龙船花、凤凰木、鸡蛋花等等。这些植物也与佛教的“五树六花”相关。 出寨子后,旁边有很多商铺正在出售各种小工艺品,琳琅满目,价格也算合理。 不过相比起小工艺品,我更喜欢商铺楼房的形式,颇具民族特色。 可以看出普通楼房的式样和庙宇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顶部都有类似塔楼的设计。 这些建筑和蓝天白云的搭配总是那么融洽,塔楼直攀天穹,天穹也回应于塔楼。在南方,看着眼前的风景,总是给我源于自然、筑于自然、融于自然之感。
云南边境小城,藏着中缅的跨界风情… 在彩云之南的边界线,有这样一个与缅甸接壤的小村。这里空气清新,蓝天白云,阳光温柔又平静。 傣族、缅甸的建筑、现代小洋楼,在这里和谐共存,两国老百姓饮同一井水,赶同一场集,生活犹如世外桃源一般惬意 不过最神奇之处,还是这里的「一国两寨」。一个傣族村寨被一分为二,国境内的称为银井,缅甸的则称为芒秀,国人对于边境总有种特殊的情结。对村寨里的人们来说,出国的界线可能是一座石桥, 也可能是一口水井。甚至在家从厨房走到阳台,可能就出国了 并且这个村子,两国学生都能享受到中国的义务教育。所以有很多缅甸的“留学生”,每天都跨国来到银井这边的小学读书,等到放学后再回到缅甸。这里的小学生都要学习双语,村里的路标也都会刻上中缅两种文字。也算是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缅的文化交流 在国境线上隔着篱笆,就能看到缅甸马路上的拖拉机。还有一处秋千,坐上去轻轻一荡,就能瞬间跨越到别的国境。最好笑的是中国的瓜藤,可能会爬到缅甸结瓜,缅甸的母鸡,可能会跑到中国下蛋,这样的“跨国交流”,早已成了这里的常态 还有生活在这里的布岛族人,也就是长颈族。这是世界上人数最少的民族,现存于世的只有不到200人,女孩子们从5岁就要开始戴铜圈,一生都不能摘下。据说最多的人脖子上有二十个多个铜圈。在布岛族女人的眼中,颈上的铜圈,是美丽与富贵的象征 这藏在彩云之南的跨界风情,似乎能让人捡起回忆中,最质朴最复古的旧时光,收获一种最原始的感动…
银井寨距瑞丽市约11公里,位于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是个典型的“一寨两国”边境地区。 银井属于瑞丽市姐相乡下辖的顺哈村,顺哈村委会下包括银井一社、银井二社。银井古寨与缅甸相连,中缅双方田地犬牙交错,村寨相通,鸡犬相闻,边民通婚互市,文化交流极为频繁。缅甸的小孩可以到银井边防小学读书,午饭回到缅甸家里吃。 银井古寨正在发展旅游业,寨子里面很多户人家都已经开始办起了家庭旅馆,招待来自各方的朋友。
当年周恩来总理来到这边划定边界的范围,在这边的寨子里,家家门口或者是在村子里也会放上一个水中,然后里面的水供给路人喝,用来解暑。
位于中缅边境,号称上厕所都是跨国,开玩笑都是国际玩笑。就本身而言,其实和云南大部分村子没多少区别,只不过这座村子真巧位于边界。冷眼旁观许久,觉得驻防的武警并不在意人来人往,难道他们都能记住?
银井寨就是旅游上被称为一寨两国的那个寨子,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银井寨的那口水井造的比较漂亮的,其一面对着中国,另外一面则对着缅甸了。
来到祖国的边境,感受一寨两国,两国友谊长存。
  • 地址: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银井
  • 湘ICP备16000511号
    © 2022 XCdi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