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古琴禅曲《心静性闲》:一曲拂尘埃,静立天地间

山东龙口南山旅游 2018-12-07

大雪

Heavy snow

「12月7日」

“小雪封山,大雪封河。”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公历12月7日或8日,太阳运行到黄经255度时,即为“大雪”。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赏玩雪景,夜宵吃到明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已披上冬日盛装。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零下10摄氏度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零摄氏度以下。全国各地人们更多的是在冰天雪地里赏玩雪景。




雪后初晴,大地山河宛若琼楼玉宇,高瞻远眺,饶有趣味。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关于腊月有记载道:“此月虽无节序,而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塑雪狮,装雪灯,以会亲旧。”儿童可与父母或伙伴在院中堆雪人、打雪仗,尽情享受冰雪世界的乐趣。


大雪白天短、夜间长,所以,古时各手工作坊、家庭手工就纷纷开夜工,俗称“夜作”。手工的纺织业、刺绣业、染坊到了深夜要吃夜间餐,因而有了“夜做饭”“夜宵”。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各种小吃摊也纷纷开设夜市,直至五更才结束,生意很兴隆。


冰戏如飞,乾隆也点赞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水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当然也可以在岸上欣赏封河风光。


滑冰是冬季游戏之一,古时称为冰戏。北方严寒,河流冻得坚实,滑冰最为流行。男女穿着冰鞋,脚蹬冰上,动作轻捷如飞,技巧高超的更能做出种种花样。有的地方汲水浇成冰山,高三四丈,晶莹光滑,人们缚皮带蹬皮鞋,从山顶挺立而下,以到地而不仆倒者为胜,这种游戏叫做打滑挞。


清代的乾隆帝和慈禧太后,冬月经常在北海漪澜堂观赏冰戏。乾隆帝有《御制太液池冰嬉诗集》《御制冰嬉赋》等与冰戏有关的作品。


大雪
食疗进补
健康养生

食疗养生


北方有“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的谚语,即由于昼短夜长的缘故,家庭主妇做一日三餐的时间几乎连上了。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以迎接新年。那么大雪习俗吃什么呢?来了解一下大雪节气的三大传统美食吧。


羊肉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大雪提醒人们要开始进补了,进补的作用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健康过冬。大雪进补吃羊肉,驱寒滋补,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羊肉还可以增加消化酶,帮助消化。专家建议,冬天食用羊肉进补,可以和山药、枸杞等“混搭”,营养更丰富。


红黏粥

大雪以后气温逐渐变冷,人们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纷纷穿上冬装,防止受冻,出现冻疮。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粥可以和胃补脾,润养肺燥,是养生的绝佳选择。小米粥有滋阴养血,和胃安眠等功效,而红薯也素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效,使人“长寿少疾”。


兑糖儿

“糖儿客,慢慢担,小息儿跟着一大班。”每当“大雪”节气前后,各地饴糖作坊将制成的整版饴糖提供给专门挑担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俗称“糖儿客”。“糖儿客”一边敲打糖刀,一边吆喝卖糖。小孩常常被吸引,家长便将家里的铜质废品、铜钱铜板之类物件拿来跟“糖儿客”兑换饴糖。由于冬季食饴糖有滋补身体的好处,所以如今这“兑糖儿”也发展为一种商业经营方式。


注重头和脚的保暖



大雪时节,最重要的养生即是保暖,身体暖暖的,气血才会顺畅,才可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


保暖强调的是头和脚。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头部的血管密集,耗氧量大,热量散发也多,研究发现静止状态不戴帽子的人,在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4℃时散失总热量的60%。尤其是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人,头部保暖更加重要,对预防脑卒中等很有帮助。”


而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很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降低抗病能力,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大雪时节,脚部保暖也应加强。


注重保护呼吸道



大雪节气的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很低,呼吸道成了最易发病的“重灾区”。因此,尽量增加室内湿度,多喝水以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同时还应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运动方面,由于大雪节气万物潜藏,运动养生同样要顺应自然规律,不宜做过于剧烈的活动,而应在“藏”字上下一下功夫。比如每天在阳光好的时候做做舒展运动,或是打拳散步,避免出汗过多的跑步或骑行。



文章出自山东龙口南山旅游微信公众号

最新微信文章

© 2022 XCdi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