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四家央媒同日聚焦海口湿地保护

海南省旅游景区协会 2018-10-25

四家央媒同日聚焦海口湿地保护

      文明守护花草树,共赏湿地鹭鸟飞——在海南海口,和谐生态环境赢来各方点赞。今天,4家央媒同时聚焦海口湿地保护——《人民日报》4版的《海口湿地绿沁于心》、《新华每日电讯》7版的《“湿地海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光明日报》头版的《海口:城市与湿地和谐共生》、《经济日报》2版的《海口:大步迈向国际湿地城市》。

    

    《人民日报》报道,《国际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22日在阿联酋迪拜举行,海口市进入第一批国际湿地城市候选名单。而在今年初,联合国湿地公约组织秘书长玛莎·罗杰斯·乌瑞格来海口考察时表示,海口湿地保护与修复的实践,对其他国家城市的生态修复有借鉴作用。

    

     报道提及,2016年底,海口市全面启动美舍河综合治理工程,综合考虑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的治理路径。同年底,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总体规划(2017—2025年)编制;2017年10月,海口市成为全国首批“湾长制”试点城市,并率先将“河长制”与“湾长制”结合,实现“河湾同治”。2018年,五源河经过生态修复变成滨海湿地,潭丰洋从土地平整硬化项目变成湖泊湿地,凤翔公园八级人工湿地梯田日均处理污水尾水数千吨。

    

    《新华每日电讯》的报道,点赞了海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近两年来,海口以湿地城市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创新城市生态治理,着力改善生态民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闯关探路。

    

      报道称,其中作为海口城市名片的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区内有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红树林,被称为“中国红树植物基因库”。期间,海口立法为红树林湿地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短短几年,红树林湿地保护区的面积由5万多亩增加至12万多亩,红树植物增加到19科36种,占到了全国的97%。



来源:海南日报










文章出自海南省旅游景区协会微信公众号

最新微信文章

© 2022 XCdi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