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目的地是桂平的白石山。
车子沿着山路,喘着粗气艰难的上行,我们的身体也由于惯性时左时右的倾靠过去,不用探身出去,就知道山路的弯有多急。
远远的看见白石山两座山峰突兀而起,山体的大部分重叠在一起,看上去有点像一张人的脸,走近,居然是山崖边的民居,远看就像嵌在山崖上一样。
在群山的怀抱中,
什么也阻挡不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车开进村里,村民一下子聚在村口,用一种山里人单纯、好奇,又有点淡然的眼神看着我们这群山外的来客。
我们一行七弯八拐的去探访白石山,路是最原始的泥巴路,没有其他景区铺成的水泥路或石板路,也看不见轿夫在在揽生意。所以我们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步行,崎岖的山道上,传来摩托车粗重的引擎声,我们赶紧紧靠路边,让本来就窄的路可以顺利通过摩托车。车上是一个30多岁的男人,背驼得很厉害,车开的很猛,一下子就消失在另一个弯道上,很有点飙车族的豪气,这和他的有点变形的身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采石斛
走了一段路后我们又看到那个驼背的男人,他坐在一个由水泥铸成的,前低后高的约半米高的建筑(后来知道是坟地)的边沿上,他旁若无人的用手机看着一个不知名的电视剧。
下午的阳光穿过厚厚的云层,把淡淡的温意轻轻的披在男子身上,群山环抱中的这一幕,让你感受到粗犷和柔和,科技与原始,居然那么不可思议的和谐共存。
属于桂平的桃花源,
不希望你错过。
白石山太高,我们一行大多半道折回,在折回的路上,几个同伴说要找厕所,我笑着说:“一路上过来好多处‘上厕所一元一次’的标识”。厕所是文明的标志,这里的山民完全可以写“三元一次”或者更多,但是他们还是以“一元”的价格,来表达山里人本色的淳朴和他们对文明的追求。我坐在村中树下,几个山民聚在门口有说有笑的编织着竹器。同伴在一个小孩的指引下去她家方便去了。
△苍玉峡
小孩六七岁的样子,头发黄黄的,有点乱,“黄毛丫头”的贴切称呼应该是从她身上得到的灵感吧。时值严冬,她身上只穿一件不厚的棉衣,还光着双脚,连双塑料拖鞋都没穿。我一时间有了解她的想法,“小朋友,你不穿鞋,冷吗?”“不冷”,她用蛮标准的普通话说着,顺手指着远处,“喏,我的鞋在那边呢。”我吃了一惊,原以为她听不懂普通话(一路上,听到的都是山民讲地方话)。
突然间我觉得自己很好笑,小孩家的房子是砖砌的小洋楼,只是陈设略显简陋,一楼的小厅,摆着些不知名的草药和香菇之类的山货。再说山路两旁都是层层叠叠的龙眼树,勤劳的山民会贫穷落后吗?这是山民们质朴的富足吧。
时光边缘的村落,
一块凝结在麻垌的琥珀。
我对这个村落的兴趣越来越浓了,我和同伴说要带点龙眼干回家,于是,我们找卖家去。
转了几道弯,眼前出现一个醒目的标牌“龙眼干、荔枝干、石斛.....”我们沿着近50度的坡,走近这个屋子,我再次被震撼到了。门楣上写着“白石山居”这样雅致的名字,天井里刻意修剪的花木错落有致,俯仰生姿,两把荡秋千的宽椅尽显生活的闲适,最别致的是整座房屋的正中挂着装裱精致的字画,即使不懂书法,但一定会被它的流畅、苍劲,又带不着痕迹的柔和所吸引,也许是白石山人吸收了天地精华,连字体里都融进了白石山的神韵。于是,我偷偷的喜欢上这个透着文化艺术气息的农家小旅馆,它是这个村落的一个后花园吧。
旅馆的主人是一对新婚的小夫妻,男主人一回家,抖抖身上的尘土,径直走进了堂屋,铺开宣纸,挥笔写字,女主人则在另一角落口齿伶俐的向我们介绍家里出卖的山区特产,你买或不买,一样满眼笑意,让我们没有一点“不买变脸”的顾忌。因为聊得欢,我们顺便问起了那位驼背的男人,女主人告诉我们,因为他驼背的原因,干不了其他的事,村里便给他一份看管山羊的工作.....话语间,我心间有阵阵的暖意袭来。男主人斯文、内敛又憨厚,女主人活泼、开朗又带点精明,又是一对和谐的矛盾体。
△中央电视台报道白石山石斛
快离开白石山的时候,我买了一包石斛茶,一是石斛珍贵,二是想回味白石山及白石山人独特的情愫,曾经在山里长大的我,居然会陶醉于白石山的世界。
微信搜索:旅游广西 或 travelgx
素材来源:桂平旅游
综合编辑:旅游广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