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傩舞(俗称“鬼戏”或“跳鬼脸”),作为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它们传递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跳於菟(wūtú)”正是这样一种古老,有特色,又极富生命力的珍贵古文化遗存。於菟在汉语典籍中是“虎”的别称。跳於菟是青海黄南州同仁县年都乎土族人每年必定举行的隆重祭祀活动,农历十一月二十,屯民后裔们迎来“於菟”巫风遗俗里最重要的“於菟”驱疫仪式,目的在于驱邪逐魔、祈求吉祥。
在古代,老虎又名“於菟”,土族人们相信老虎图案可以驱除邪恶,并带来好运。被选中跳於菟的小伙子,要脱光上身、挽起裤管,由村里的画师用锅底黑烟在他们的脸、上身、四肢上都画满虎豹斑纹,头发也要扎成毛刷状,形似愤怒的老虎。然后,他们腰挎刀具,两手各持一根粘有白色经文符纸的粗树枝,就开始表演了。
装扮完毕的小伙子们开始在二郎神庙前的广场上围成圈,疯狂地跳起“虎舞”,以示神虎之威风。
“虎舞”以锣鼓伴奏,表演者轮流提单腿向前蹦跳。小伙子们手握长树枝的双臂或静止不动,或反复上举,或左右开合,这些姿态构成了舞蹈的基本动作。整个舞蹈凝重、豪放、粗犷,再现了古人因崇拜而模拟老虎姿态的习俗。
表演完毕,舞者就翻墙进入村民家,肆无忌惮地搜寻食物。每家每户都会准备好馍馍,还会煮好羊肉给他们吃。他们找到食物后,会把食物衔在嘴里,摇头摆尾,做老虎吞食状。如果村民家中有病人,他们还会从病人身上跳过,以示把病魔驱走。
土族於菟随历史的变迁从江南楚地或楚人后裔巴人住地流传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村,并沿袭保留至今,成为当地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形态,是与巴楚文化间有关联的一个现实佐证,更是楚文化遗产中的活化石。目前,土族於菟经国务院批准,已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