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荐读】桂北泥砖屋:日升日落,老屋没走,文化还在!

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6-12-26




年纪越大,

越容易待在过去的年华里不走,

去回味小时候的甜美记忆,

去重拾小时候的单纯美好,

去坚守小时侯的其乐融融,

去感受小时侯的人情热度,

……

一点一滴,将碎片串连成时光的记忆,像极了那些复古泛黄的小泥砖,在时间的长河里相对静止,日升日落仍然是过去那副生动的模样。我一直坚信,终有一日它便能成就那些泥砖老屋的风姿傲骨,让其涅槃重生!



凡事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这些古屋亦是如此。在过去的时间里,曾经风行的人、物、故事渐行渐远,只剩下那些老屋在风雨中坚挺抗衡。原以为辉煌一时的桂北文化会随着老屋的衰落而沉睡在历史的碎片里,但值得庆幸的是,如今有越来越多人愿意走近乡村,在保存老屋旧风骨的同时不断探索如何将传统融入当代人的审美与诉求中,老屋没走,文化还在!



在桂林的十七个县区,除地处高寒山区、湿度太大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基本没有和资源县少有泥砖屋(地处该县原上西延区域有少量)外,其它各县区历史上都建有泥砖屋,其中又以灵川、临桂为最多,南边的阳朔、荔浦、平乐次之,其余县及原来的五城区的乡村也有不少,随着社会的发展,桂林周边的泥砖屋在迅速地减少、衰败。



何谓泥砖屋?顾名思义便是建筑材料主要以泥砖为主建造的房屋。泥砖屋始于唐朝,至今其制式已经历了千余年的历史。在岭南地区,百越人告别了干栏式巢居,就是以这种建筑为主。宋朝周去非《岭外代答》屋室中说:“垒土墼为墙而架宇其上,全不施柱。不施栈板,唯敷瓦于椽间,四壁不加涂泥。”这正是两广地区特有的建筑——泥砖屋。



泥砖怎么制作?实际非常简单,以前曾听父辈说过。用中国的传统农具锄头、钉耙、铲子,将田泥归拢,用脚反复踩蹂,达到一定粘稠度后,将泥装进木模中,再用脚踩实,取出木模,晾干水分,一块泥砖便大功告成了。而实际中的泥砖,则是将田泥掺约三分之一的细沙,再加稻草碎,加水拌成糊泥,然后用木模压制成块,晾干之后便可垒砌屋墙了。只要不被雨淋水泡,使用它几百年是没有问题的。当住户发现泥砖有松腐现象时,将它拆下,便成了十分珍贵的土杂肥。在桂北农村,也有用生粘土加少量石灰、稻草碎来制作泥砖的。



桂北的泥砖屋在修建时为了防水,有的墙脚用卵石砌成,有的用青砖砌30~50公分高,稍有钱的还有用条料石的。泥砖屋直接在墙上架梁,梁上直接竖钉椽(格子),用烧制的小青瓦片,阴阳覆盖,上面压几块山石或砖条。这种屋一般只建一层,高约4米;但在荔浦、平乐的乡村,也有少量泥砖屋超过两层的。



泥砖屋的优点是冬暖夏凉,吸潮快,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建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缺点是特别怕水,如泥砖屋被水淹过或是长期被雨水淋浸则非常容易倒塌。



信息来源:天涯社区;图片作者:吕建伟


文章出自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微信公众号

最新微信文章

© 2022 XCdi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