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河北这个村,百余处明清古宅 惊艳了时光!

河北旅游 2016-12-19



背靠大山面朝河,驸马府邸清泉寺


古村原曲村位于涉县县城东南12公里处,清漳河沿村弯曲而过,可谓山环水绕,风景宜人。原曲村土地虽少,但有河水四季润灌,加之村民的辛勤劳作,历史上村民生活基本自给自足,自古就是一处风水宝地。


原曲村地处深山,现有明朝重庆公主的驸马府遗存两处,分为首建和再建,分别坐落在村西老君堂山脚下小碾巷口和村北头马寅庙外上滩巷内。而有着涉县古八景之一美誉的汉代清泉寺,一处处古代遗珍更是散发着独有的厚重与韵味。



01

深山古村落,明时驸马府

在原曲村,秦氏家族颇大,自秦门始祖至今,已传二十八世,目前近500户人家有着2300余口人。

秦氏祠堂

在金代、元代,秦氏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至原曲(当时原曲叫原村)居住。据载,原曲村驸马秦景(又名周景,随母姓),字德彰,体魄魁伟,容貌俊美,廉静祥雅,黑紫脸庞,为人诚信,很有力气,人称“黑虎龙腾大个子”。秦景自幼好学能书,被招为驸马后,与公主十分恩爱。


原曲村驸马府共建有两处,分首建和再建。


小碾巷口的“驸马府”为首建驸马府。从高处望去,小碾犹如由北向南伸展的佛手掌,5条街巷象征着5根手指,街巷的交会处的一块300余平方米的空地象征着佛掌心。空地下有一条古暗渠,村民称之为“寺中渠”,长年引流清漳河水,至今村民仍在渠口处洗菜浣衣。


“村里一共有12眼古井,只有这眼井水最好。”村民口中井水最好吃的古井名为“小碾井”,就位于小碾空地南端。


小碾的西端就是驸马府,也正是虎口处。整个府院建于高台之上,坐北朝南,东、南两面临街。府院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为“三脊两院”式,土木和青砖灰瓦混合结构。未筑院墙,由屋墙“一顶二”代替院墙,全封闭式,院内建筑均为单层、玉带脊。


驸马府的府门口与“佛掌心”有两米之高的落差,建有转向台。转向台西侧是用青石条铺就的三级四步台阶,台前有上马石和拴马桩。转向台东侧是砖砌影壁,千百年的风雨剥蚀,古韵悠然。门楼出檐宽敞高大,前后双檐砖砌门,鼓座一体的门墩石,雕有精美的鹿戏梅花。门框三边卡口都镶有细致的木雕花牙,内外上沿都雕刻着麒麟奔跑、猴子攀枝和梅鹿衔花。整座驸马府门大方简朴、端庄威严。


从大门进院,“三脊两院”整体结构设计前低后高、正高偏低、主大偏小。上院略大于下院,鹅卵石浆砌地面,花型各异的平直甬道穿过中门直达主房大厅。主房五间,中厅三楹,6尺开间,前墙为通天棂门,木雕夹扇,门额中央分间镶刻有“福、禄、寿”三个大字,笔力雄健,颇有风采。院中房通主房,中间为走道并装有通天棂、双扇门,木雕夹扇,门额顶窗镶嵌有猴跃、马欢、鹿戏梅花木雕装饰,工艺细腻精湛。无论主房偏房,皆门窗相互对应有照,既体现了皇亲国戚府衙的端庄、正统、威严,也显示出了中国古代的建筑思想。


据介绍,随着秦家人员的增加以及家庭地位、条件的变化,秦氏一族又择村北上滩巷中段的一片平整宽阔地段,新建了一处较为大方气派的驸马府,是为“再建”驸马府。

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的真武阁,是村子的北大门

再建驸马府位于村子的第一道大门玉皇券和第二道大门真武阁之间,依山傍水,占地1500余平方米,建筑设计和风格与首建驸马府基本一致,只是局部有调整,在三脊两院的四角增建了4个四合小院,被称为“三脊两院四甩袖”。


小院砖镶门窗、土木结构,各设独自的拱形院门,院院相通;院子的中房除中间过道门为单层外,两边均建为双层楼房;砖砌大门宽约7尺,上房8尺开间,两边间带甩袖,边间墙改为木雕隔扇,门开中间,门上方刻有“采福”二字;两边间墙外木质暗楼,高雅派气。


在山区,原曲村的驸马府实属罕见,以其布局建造之精巧,较为完整地体现出封建王朝官府及统治阶层居所的考究,独具风格,具有较高的科研和历史文化价值,堪称古建珍品。


02

涉县古八景,汉代清泉寺

“青头卧云百丈高,历代名寺分外娇,康熙慈禧有石刻,道陵羲之留墨宝。”这就是清泉寺的名气所在。



清泉寺建于汉代,地理位置独特,环境优雅,风景宜人。寺内存有大量的名人题咏、楹联匾额、龟石龙碑,堪称瑰宝。


清泉寺地处原曲村村北青头山山腰“卧云”之巅,头枕韩王山,脚踏青头山,右耸熊耳峰,左伸五指山。韩山仙人对弈,静因寺摇铃寨遥相呼应,刘墉祖籍连泉金顶祠隔河相望,乃“风水宝穴”佛家圣地,历代僧人辈出,高僧众多。据涉县县志记载:“北齐有释居此山,苦节峻行,能断思想,通书史工诗……号嘉定禅师。”


清泉寺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代初名累通寺,唐代叫净化寺,梁宋叫清碧寺。后因寺前有“甘露”“玉液”二泉,故明清时改为“清泉寺”。


清泉寺坐北朝南,建筑古朴雄伟,是清静幽雅的名胜之地,为涉县古八景之一,名曰“青头卧云”,历代多有题咏。据明嘉靖碑文记载,该寺“前后梵室计三十余楹,古寨城垣越五十余里,僧房百五十间,居僧几百余众。”可见该寺昔日之盛景。


清泉寺建筑面积2326.23平方米,原有房屋建筑86间,四周有围墙,钟鼓楼,正院建有雷音殿、毗卢殿(罗汉殿)、大雄殿、天王殿,还有东西配殿(藏经殿、伽蓝殿)、仙境台、没梁阁、月牙井、石柱、八角莲池,前有山门。1980年12月,因一乡民用火不慎造成火灾,清泉寺大部烧毁,烧毁房屋67间,仅存现在的19间,其中藏经殿、天王殿、山门、钟鼓楼等建筑均为明清遗存。清泉寺另有宝坊、仙境台和门外石狮一对。


如今,清泉寺内还存有不少碑刻遗存,如汉代张道临写的“龙”,王羲之写的“白鹅飞到凤池中”,清康熙写的“虎”以及慈禧写的“真如自在”等。


在清泉寺后山,山崖石缝中有一株千年古柏,树龄据称至少1200年,扎根石缝,枝繁叶茂,与原曲村西街的一株有着500年树龄的古槐一起闻名遐迩。


03

明清古宅与原曲社火

现如今,原曲村还保留着150余处明清时期的老宅和5道古券。


5道古券犹如5座城门,皆为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券上寺庙、券阁俱全,基本保存完好。村北的真武阁是五道券中最为华丽的一座,始建于大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占地130余平方米,整个券身为石砌结构,券洞宽三米有余,券上有殿,琉璃瓦顶,四面挑檐,为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真武阁相连的马寅庙院内有一石槽碾,槽碾直径达6米,磙盘直径1.6米,厚0.3米,是目前涉县唯一一处保存完好并可使用的石槽碾,可磨米、磨面等。


原曲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在明代出了驸马秦景,清代还出了秦国奚、秦盤箴、秦致祥三位进士和秦嘉善、杨向武两位举人。也正是有着如此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使得原曲村民俗文化丰富,不仅有各种民间表演,而且流传着很多谚语、歇后语等民间文学。


如广为流传的谚语:五月天,孩儿面,说变就变;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正月十五雪打灯,来年五月好收成;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死受穷;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还有歇后语: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至于原曲村的民俗活动,更有特色。每年元宵节,原曲村民还保持着“过十五”的习俗,踩高跷、跑旱船、街头剧、扭秧歌打花棍、跑竹马抬花轿、转九曲、狮子滚绣球、耍火弹等,各种乡土社火热闹而喜庆。

内容来源:燕赵都市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出自河北旅游微信公众号

最新微信文章

© 2022 XCdi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