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位于海南岛中部,主体面积211平方公里,是海南第一高山,高1876米,海南岛的象征,被国际旅游组织列为A级旅游点。因山峰峦起伏成锯齿状,形似五指,故得名。远眺五指山,只见林木苍翠,白云缭绕。近看五指山,只见5个“指头”由西南向东北,先疏而后密地排列。五指山被誉为海南岛之“肺”,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并称为全球保存最完好的三块热带雨林。
“不回家的牛”
——放养在原始雨林间的五指山小黄牛。海南当地人把“小黄牛”称做“鹿肉”、“五指山小黄牛”等,但凡所有卖小黄牛肉的店,多称是“野黄牛”。野黄牛并非真正的野牛。是当地黎苗族农民把小黄牛放养在海拔700米以上荒坡上,常年未圈养,任其自由自在。
“五条腿的猪”
用嘴拱土觅食的五指山本地五脚猪。五脚猪,又名香猪,是五指山人对本地原种猪的称呼。其实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多情猪”,据说这种猪是五指山农民放养的家猪整天在山地里寻食时与野猪偷情产生的后代。如今五脚猪更是被选为海南十大特色名菜之一,而且位列十大特色名菜之首。
“会上树的鸡”
——五指山雨林野山鸡白天在茶园果树下觅食,晚上睡在树上。五指山山鸡自由觅食,吃虫子和绿叶较多,所产鸡蛋个头比普通的鸡蛋要小得多,蛋黄比重大且结实。
“会冲浪的鱼”
——生活于河流湍急处的野生石鲮鱼。淡水石鲮鱼是产于五指山地区的淡水优质鱼种,喜欢在河水中急流处生活、觅食,以河水中的水生虫为食,外观与泰国石鲮鱼相似,单体最大重量不足200克。肉质坚硬,味道鲜美可口,在当地很受欢迎。
五指山鳗鲡
是海南省五指山市的特产。鳗鲡又叫河鳗,俗称山麻,是五指山区的山珍。鳗鲡肉质肥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26.7%,脂肪30.8%,维生素A含量尤其丰富,磷、钙、铁等元素的含量也很高。
灵芝山蟹
为五指山稀有珍贵佳肴。用料以五指山灵芝及五指山河蟹配以调料精心烹制而成,该道菜具有驱寒、润肾、补气,理疗关节炎及降火等疗效。此道佳肴多于夏秋季供应充足。
五指山野菜
原名鹿舌菜,又名马兰菜、革命菜,生长在海南省中部五指山区,常年生长,是当地农民常食用的菜肴,它以其清香嫩滑的口感博得人们的喜爱。在战争年代是琼纵战士的家常菜,故名革命菜。
麻竹笋
又称甜竹笋、大叶乌竹,是大型合轴丛生竹类。因明代“麻衣道长”发现并传播于后世而得名。五指山麻竹笋生长于五指山深山沟里,笋肉厚质幼滑,甘脆稚嫩,鲜美可口,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食品。
味酸微咸的鱼茶
正在腌制的鱼茶
黎族鱼茶是海南居住于高山山区的人们最喜爱的传统食物,也是黎族苗族招待客人的主要菜肴。主要食材是经过天然发酵过的高山熟稻米,再加上鲜鱼肉,鱼腩,猪肉,牛皮或鸡蛋等做配料,其味道鲜美。
制作鱼茶需要先把淡水活鱼收拾干净,切块加盐,腌上一二个小时。挤干盐水后,掺入凉米饭、酒曲或炒米搅匀,再装进没有油渍的坛子里,加盖密封。夏季放至7-10天,冬季放至半月或一月,让食材在坛中自然煮熟,揭盖便可以食用。经过密封发酵后的鱼茶就更具丰富的氨基酸和蛋白等40多种元素,而且发酵的时间越长味道愈加浓郁。
“鱼茶”可分为“湿鱼茶”和“干鱼茶”两种。“湿鱼菜”要将鱼和炒米粉或将大米煮成的熟饭趁热搅拌在一起,加上适量的盐,用陶罐密封七到十几天后便可取食,封存时间越长越好吃。密封过程十分忌沾到油,否则便会腐烂。制“干鱼茶”则要把鱼晒干。
蚂蚁蛋炒土鸡蛋
海南的高山上有一种小蚂蚁,浑身乌黑发亮,咬人的时候还散发着一股特有的香味。山蚂蚁喜欢把窝建在低矮的树枝上,它们成群结队,啃树皮,运杂草,拌以唾液在树枝上筑窝,栖息产卵。成熟的蚁蛋色泽白里透红,晶莹剔透。山蚁蛋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是一道难得的天然美食;据说常食用蚂蚁蛋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黎族人的饮食习惯比较原始和传统,老人们喜欢将山蚁蛋与酒糟同煮,再添加适量的油盐及老山姜。另一种吃法是拌煮南瓜叶:取新鲜南瓜叶,剥除脉络,然后浸在水中揉碎至软;将南瓜叶下锅,加入蚂蚁蛋及调料,很快便可做出一道味道鲜美的素食蚁蛋。
竹筒饭
海南黎家竹筒饭竹节青翠,米饭酱黄,香气飘逸,柔韧透口。是用新鲜竹筒装着大米及味料烤熟的海南黎族传统美食。
通常是用山兰稻(一种旱稻)中的“香米”并配肉类为原料,放进新鲜的粉竹或山竹锯成的竹筒中,加适量的水,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置于炭火中烤烤,绿竹渐焦,饱满的竹香便会渐渐溢满屋子,削掉烧焦的竹筒表皮即可用。
竹筒饭有四种:野味饭、肉香饭、黑豆饭和黄肉饭。制法是将山兰米洗后,浸泡半小时,捞起,加精盐、味精拌匀。将猪瘦肉切成肉片,用老抽、生抽、五香粉腌制,热锅过油,将肉片翻炒至熟,出锅待凉后,切成肉粒待用。取新鲜青竹,每节锯开一端,洗净晾干,用精猪油抹拭竹筒内壁,将调好味的山兰米同瘦肉粒控匀,分两等份加进两节竹筒里,加入适量清水,后用干净布条捆扎封堵竹筒口,放进炭火里烧烤至熟。
黄姜饭
黄姜生长在五指山地区,属草本植物,叶子宽长,根块似姜,黄色,无辣味。黄姜饭,是把生黄姜舂烂,取其黄色姜水煮米饭。饭质黄色,有独特的香味,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还可给产妇补身。另外,黎族人也喜欢把山薯、山果之类的加在饭里同煮,就形成了别有风味的黎家饭,有红薯饭、南瓜饭、玉米饭、淮山饭、包子果饭、鸡头果饭等。
山兰酒
黎族采用所居山区一种旱糯稻(山兰稻)酿制而得名。并采用了当地山中特有的植物,运用传统自然发酵的办法制成。可以说山兰酒是真正的绿色酒类。一般逢贵客来临或重大节庆才拿出来痛饮。
山兰酒是名副其实的琼浆玉液,根据存放的时间长短味道而不同,刚酿好的酒存放十天左右时是甜的,这时也是黎族人通常叫“BIAN”的酒。口味醇正,味道香甜,浓而不烈,并富有营养,享有 “海南茅台”、“山兰玉液”等诸多美称。
制作方法有二,一是将山兰米蒸熟揉散成粒,再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制成的“球饼”碾至粉状掺入其中,装进坛里。一日后取少量冷水沁入并封口,埋到芭蕉树下自然成酒,一年后呈黄褐色,数载则显红色甚至黑色。另一种是将蒸熟的山兰米和碾碎的“球饼”混合放置在垫满芭蕉叶的锥形竹筐中,上面也用芭蕉叶封盖。三天后,朝下的竹筐尖部开始往筐下的陶罐里滴出浆水,这就是山兰纯液,呈乳白色。
黎族甜糟
黎族独有风味—甜糟用黎族特产山兰糯米发酵制成。海南黎族甜糟的做法:黎家人将山兰糯米饭,拌以黎山特有的植物做成的酵母,装到竹篮里用新鲜干净的芭蕉叶盖好,让其自行发酵几天后再密封进坛里,经过半个月时间便成为甜糟。甜糟营养价值很高,用来煮鸡蛋则更香美。如果将甜糟装在坛里深埋地下,经三、五年挖出,则甜糟已全部化为浆液而变成“山兰酒”。
来源:海口日报
了解留言功能详情
该文章作者已设置需关注才可以留言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