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像一艘巨轮
庙行就像这巨轮下的浪花
浮浮沉沉数百年
造就了耿直豪迈、勤劳勇敢的庙行儿女
可是,你知道庙行的由来吗?
今天小编带你走进历史
咱们追根溯源
看看历史下的庙行
“庙行”名称由来
庙行镇原是小集镇,相传元末明初,周巷村域内鹅艬(chán)河畔建有泗漕庙,亦称水漕庙(“泗”与“水”,沪语同音)。供奉30多尊菩萨,庙院内有三进大殿,两棵高大银杏树,香火极旺。清乾隆《宝山县志》、清光绪《宝山县志》均有记载。庙旁有一个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进出小路为庙巷。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在庙巷英勇抗战,狙击日军进攻,取得阶段性胜利,史称“庙巷大捷”。当时战地记者误将“庙巷大捷”写成“庙行大捷”(“巷”与“行”,沪语同音),自此之后,就一直沿用“庙行”作为地名。
提到庙行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庙行最具历史意义的庙行纪念村牌坊。牌坊建于中华民国1932年,是一座钢筋水泥牌坊。因“一二八”淞沪抗战造成房屋摧毁,许多灾民无家可归,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分别在庙行、大场、高境、马桥等地捐建纪念村,为劫后余生的灾民提供住房,同时建纪念牌坊,庙行纪念村牌坊是其中之一。该牌坊现今保存状况较好,具有一定的历史纪念意义。2003年公布为宝山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现保存状况较好。
庙行地区的历史
1959年,分属先锋人民公社、新桥人民公社;1961年,建庙行人民公社;1980年,复建吴淞区,所辖部分区域划归吴淞区管辖;1984年,改庙行人民公社为庙行乡,所辖部分区域划归闸北区管辖;1993年,撤销庙行乡建制,所辖区域建立庙行镇;1996年,庙行镇所辖的共和新路以东区域划归通河新村街道、泗塘街新村道管辖;1997年,庙行镇所辖的共康路附近0.73平方千米土地划归闸北区管辖。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庙行江南丝竹
庙行江南丝竹有着百年以上的历史,是以吸收民间吹打乐和民间锣鼓乐的部分元素,发展而成的富有本土传统特色的民间音乐。在庙行的丝竹乐中,本身就有着板、铃之类的节奏乐器,这和以点子为乐谱的锣鼓艺术有着类似的演奏技巧。吹打乐和锣鼓乐在丝竹乐中的运用,并未改变以丝竹乐为主的格局,在演奏风格和演奏曲目上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就是在后来还运用了一些西洋乐器,也照样如此。
庙行丝竹乐的发展始终沿着民间艺术的轨迹演奏着百姓喜闻乐见而又耳熟能详的曲目。其中,也吸收了道教音乐和戏曲音乐的精华。在表演形式上也随之有了发展,除了多种形式的合奏外,还有独奏、领奏和伴奏等。改革开放以来,这个以博采众长为主要特色,有着浓郁"海派"韵昧的传统民间音乐不仅获得了新生,而且正向着新的高度迈进。
独具本土特色
庙行农家秧歌
庙行农家秧歌的主流传承于本土文化,舞蹈表演有着浓厚的农家风韵。1998年由镇文化中心牵头组建了一支镇级秧歌队伍,多年来,她们不但活跃在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一线,而且还在区、市乃至全国各类大赛中屡屡获奖,创造佳绩。2010年秧歌《欢天喜地》参加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农风•农情•农乐——端午大型广场乡土艺术文艺汇演”荣获了优秀节目奖;同年被上海市宝山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评为“宝山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还曾代表中国上海出访匈牙利,在国际民间文化交流中,展示出中国海派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受到匈牙利市民的热烈欢迎。
如今的秧歌舞蹈中更多的将民族舞、交谊舞、广场舞乃至芭蕾等多元素的舞蹈艺术潜意墨化地融入农家秧歌的创作,使之并存兼容,融为一体,渐渐成为更具庙行特色的农家秧歌。
小镇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让我们一起走进庙行,
循着历史的轨迹,
去体验岁月的演变吧!
编辑|上海宝山旅游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