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杂志|摄影是旅游的生产力

辽宁旅游 2016-11-17


吴乾隆,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辽宁游客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游客》杂志出品人、总编,旅游营销策划专家。近年来,他致力于辽宁旅游的营销推广和推进摄影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在国内创造性地率先提出了“摄影是旅游的生产力”这一理念,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辽宁旅游发展的进程中,被大量的实践案例所印证,受到旅游业和摄影界的广泛认可、采纳与好评。

  首先让我们将场景闪回到2010年4月。第一届辽宁旅游·摄影节高峰论坛上,时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朱宪民、张桐胜、王玉文,时任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刘志超,时任辽宁省旅游局副局长应中元等国内、省内摄影界、旅游界的领导、专家学者和资深从业人员济济一堂。在论坛的主旨发言中,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秘书长吴乾隆提出了“摄影是旅游的生产力”的论点。这一理念既让人耳目一新,又切中要点,精炼而准确地阐释了旅游和摄影的关系以及摄影对于旅游的巨大推动作用,与会专家对这一理念十分赞赏和认可,并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六年后的今天,再次解读“摄影是旅游的生产力”这一理念,希望旅游业和摄影界的朋友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并运用到旅游行业经营和旅游摄影实践之中,起到一定的借鉴、推进和实效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和摄影已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在人人都是旅游者,人人都是摄影师,旅游和摄影已经常态化,已经进入了旅游和摄影“全民皆兵”的新时代。现在人们出行和旅游基本都要带上照相机,而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更是方便的摄影工具。如今,旅游和摄影已经合而为一,摄影所具备的记录性、纪念性、娱乐性、传播性、推广性,与旅游可以无缝衔接、完美契合。游客人手一部甚至成套的摄影器材,旅游、出行后自发性的在互联网、手机移动互联网以及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上的广泛传播,对于旅游经营业者来说,是无成本投入但却最货真价实的广告宣传和旅游产品营销。因此可以说,“摄影是旅游的生产力”这个理念科学地概括和阐释了摄影之于旅游的重要拉动作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摄影是旅游宣传的第一媒介

  旅游与摄影肱股相擎,相互依存,都同时依托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观等资源而存在。摄影人用相机将不为人知的风光、景观拍摄下来,并通过多种途径向大众传播出去,不仅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更会激发大家亲自前往拍摄地观光游览的热情。山西平遥古城、内蒙古坝上、江苏周庄、江西婺源、河南云台山、云南元阳梯田等城市和景区,都是以摄影文化影响社会生活、拉动旅游经济攀升的成功范例。辽宁省内的庄河海王九岛、绥中锥子山长城、本溪大石湖-老边沟,宽甸的黄椅山、绿江、河口等一大批之前不为人知的景区和景观,都通过摄影人的镜头走进人们的视线,成为远近闻名、人气旺盛的景区。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户外路牌等传统媒体处在越来越边缘化的状态,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微信平台、手机APP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占据了媒体业中越来越多的空间。而在这些新媒体的宣传元素中,图片又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在微信平台上,人们的阅读习惯都是先看图,只有觉得图片美、有内涵,才会有兴趣去继续阅读文字。因为摄影图片所特有的视觉冲击力和直观、直接、真实的传达效果,是文字所不具备的。试想下,如果一个旅游景区或旅游项目没有精美的图片,就相当于你的景区或项目不在人们的视野中存在。所以摄影图片堪称旅游营销推广过程中最佳和最有效的载体,是旅游宣传的第一手段和第一媒介。

  本溪大石湖-老边沟风景区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潮中,率先认识到摄影手段对于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景区开园4年来,先后举办2届旅游风光摄影大赛,多次召集摄影人走进景区采风创作,并出台了凡持有各级摄影证件的摄影人全部免门票的政策。可以算这样一笔账,以刚刚过去的2016年十一黄金周为例,7天时间持摄影证免票进入大石湖-老边沟景区的有近3000人。按照每人在社交平台上30幅图片的传播率,就是9万张图片;这3000名摄影人按每人在自媒体(朋友圈)中有100人的传播率,就是30万人的实际覆盖面。这些摄影人的亲朋好友在为景区、为美景点赞的同时,会产生亲自前往景区一游的冲动。这3000名摄影人、9万张美图引发的宣传效应和由此为大石湖-老边沟带来的游客数量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会远超为那3000人免去的门票钱。几年来,大石湖-老边沟景区的游客量和旅游经济收益每年成倍增长,摄影人和摄影手段功不可没。

◆图片让旅游更精彩

  现在的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大、节奏快,时间都很宝贵,因此在阅读方面已进入“读图时代”,长篇大论的文章很少有人愿意读,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而图片是宣传旅游的最佳介质,文字描绘得再精彩,往往不如一张漂亮的图片来得真切,来得实在。美图已成为游客前往景区观光游览的最大吸引力,景区若想引导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和消费,就必须拥有一大批不同季节、不同视角的精彩图片。游客见到景区的美图后,便可能进行咨询并前往旅游和消费,从而为景区带来人气和效益。可以这么说,现在没有好图片的景区称不上好景区。

  图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带给你美,带给你精彩,带给你真实。一个景区或一项旅游产品,如果没有了图片,还会精彩吗?“读图时代”需要图片,旅游景区更需要图片。只有拥有一批代表性图片,景区才有素材去做平面和网络的各种营销推广。如果图片黯淡无光,在旅游宣传中是发挥不了有效作用的。我在多年与旅游景区和旅游管理机构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没有好的图片,就根本无法执行旅游营销操作。

  你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处在什么层次和水准上,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图片表现出来。而旅游风光美图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取呢?一是自己设专人拍摄,二是从摄影人手中收集。以抚顺市旅游委为例,他们充分认识到摄影以及图片在旅游宣传推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摄影手段为旅游经济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连续三年与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合作举办全国性的旅游风光摄影大赛,每次影赛都能征集到几千幅抚顺的风光美图。并在后续的一系列旅游宣传工作中,利用这些图片做平面和网络的营销推广,印制图书、画册、样本、导游图、杂志;制作PPT、海报、易拉宝,在旅游推介会和展会中使用;打印、放大照片,在沈阳、抚顺的商场、美术馆中展出;在抚顺劳动公园设立摄影文化长廊,展示抚顺的风光美景等。如果没有这些抚顺旅游风光图片,上述的宣传营销活动都是无法正常开展的。因此可见,摄影和图片对于抚顺旅游形象的打造、对抚顺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对抚顺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旅游+摄影+网络新兴媒体

  如今的旅游景区、旅游产品,如果在宣传推广和营销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摄影,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手机APP客户端及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会让你的旅游营销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成为公众获取旅游信息的最重要渠道,同时,也改变了旅游业的营销方式。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尤其是手机互联网用户出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1亿,其中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手机网民在短短四五年的时间里,便接近了互联网民将近二十年发展的数量。特别是近两三年来,以手机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利用微信、微博、手机互联网站、手机报、APP客户端等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必然将为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各个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广、运行速度快,让人们彻底实现了随时、随地、随身获取和使用旅游信息。

  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新兴媒体,俨然已经成为旅游营销新的突破口。但新媒体营销决非是传统营销的简单移植,如何灵活运用这些传播和沟通渠道,影响目标人群,并最终实现营销目标?那么,你就要充分利用好“旅游+摄影+网络新兴媒体”的最佳组合和最佳手段。

▲▲▲本溪大石湖风景区

▲▲▲庄河海王九岛

▲▲▲宽甸黄椅山

  游客的手机摄影,是现在旅游过程中随处可见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这些被摄影人和游客拍摄下来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美丽风光,通过互联网(摄影网站、论坛)、移动互联网、手机APP客户端,尤其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微信平台等,被快速、广泛地发布和传播出去,提升了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也带来了游客量和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机+手机+观光,是目前人们出游时的常态,反之,旅游还有意义吗?摄影是旅游观光过程中的一大要素而且是第一要素。旅游的第一目的是拍照,即拍人、拍景、拍物。人们拍了照片之后,都急于在第一时间将其发送给亲友或发布到个人的社交平台上。而省内的大部分景区尚未能有效满足游客的这部分需求。游客在景区中多数是盲目的拍照,需要景区为迎合目前旅游的新特性而打造新景观,为游客提供最佳的立体空间,景区可以在适合拍照的地方设立标识,或者推出本景区不容错过的重点景观,引导游客去寻找、去拍摄,在为游客带来乐趣的同时,更可以将最美的景物摄入镜头,这些图片将成为你景区最好的广告和标志性的景观。

  在网络媒体和自媒体如此普及和迅猛发展的今天,景区和旅游经营业者应该积极迎合游客即时上网和传播的需求,保障手机4G信号的畅通,并实现景区内的Wifi无线网络全覆盖。现在,是否拥有Wifi是顾客选择进入宾馆酒店和消费场所的必要条件,不久的将来,是否拥有Wifi也必将成为游客选择到景区游览的首选条件之一。如果景区的手机信号和Wifi网络不畅通,还不尽快搭建这一平台,将会流失大量的游客,并由此带来旅游经济收入的损失。

▲▲▲清原浑河源湿地花海

▲▲▲宽甸绿江村

▲▲▲河口万亩桃花


◆摄影是旅游的生产力

  我在2010年公开提出的“摄影是旅游的生产力”,是国内旅游、摄影界首次提出这一理念。多年来,大量的实践案例,反复证明了这个观点的正确性以及对于旅游和摄影事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将拓展旅游市场空间,直接换来经济价值。

  “摄影是旅游的生产力”也被我们创办的辽宁旅游·摄影节作为主旨理念,并在连续三届成功举办的辽宁旅游·摄影节中,得到参会的国内权威摄影专家以及旅游、摄影界人士的高度赞誉和一致认可。

  十年前的2006年,我们组建了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这是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第一家成立的省级旅游摄影协会。协会现有会员近4000人,是一支真正助推辽宁旅游发展的生力军。这些带着“长枪短炮”的摄影人,不但出现在各大旅游景区和美丽的大自然中,在省内各市丰富多彩的旅游及节庆活动中,同样少不了摄影人忙碌的身影。

  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还会根据季节和地域的特点,定期举办采风创作活动,带领会员走进旅游景区实地摄影创作。协会成立以来,已累计举办采风创作活动60余次,每次摄影创作团的规模都在30-50人以上。每次创作归来之后,会员们都会把拍摄到的精彩美图第一时间发布到各种网络论坛和社交媒体中,一传十、十传百,传播的力度和广度都是十分惊人的。因此,组织采风创作活动也是利用摄影宣传旅游的十分行之有效的形式和手段。

  目前,已有40多家省内旅游景区挂牌成为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的摄影创作基地,协会会员持证可免票进入景区创作,并为会员提供拍摄上的便利。还有其它很多景区对协会持证会员免收门票。这些景区也都算清了一笔账:放行摄影会员免费进入景区,虽然少收了几十块钱的门票,但是他们回去之后都会将在该景区拍到的作品发布到网上展示,会被无数的人看到,这是覆盖面极广且非常有效的无形广告,其产生的价值要远远高于免收的门票价值——十倍、百倍、千倍都不止。

  在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和游客传媒的感召与带动下,省内旅游界对摄影之于旅游的拉动作用越来越看重。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成立十年来,与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合作,先后举办了50多次旅游风光摄影大赛,并举办获奖作品展览。游客网和辽宁图片库网站上可以说是“月月有影赛,天天有影赛”,影赛中的优秀作品在网上、网下展览展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旅游宣传推广的过程。抚顺、新宾、普兰店、喀左、宽甸等市、县(区)和大石湖-老边沟、关门山、锦州世博园、红河谷漂流、天桥沟、虹溪谷温泉、鸿舍行馆等景区和旅游经营单位都通过举办摄影大赛受益匪浅,使得地区(景区)旅游经济大幅攀升。由此可见,旅游业要打造品牌、扩大影响,摄影是首选的宣传工具和营销手段。

◆辽宁旅游·摄影 全媒体平台

  辽宁游客传媒作为省内权威的旅游营销策划和宣传推广机构,精确剖析和阐释了旅游与摄影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找到了旅游与摄影间的最佳契合点,为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经营单位提供了利用摄影推广旅游的最佳解决方案和最行之有效的实施手段。

  经过十多年的打造与发展,如今游客传媒已经成为辽宁旅游的宣传营销、信息发布中心,成为宣传推介辽宁旅游的最佳载体和核心平台,成为辽宁旅游摄影领域的领军者与践行者。游客传媒旗下的旅游·摄影全媒体平台,包括《游客》杂志、游客网、辽宁图片库、APP客户端、“辽宁旅游”微信平台、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微信平台等。

  多年来,游客传媒对辽宁景区及产品资源的宣传推广,对辽宁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通过一幅幅摄影图片,为景区增添了新的魅力和精彩看点。旅游机构、旅游景区、旅游企业通过与游客传媒的合作,通过在全媒体平台上的宣传推广,通过和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联办摄影大赛,会让更多的人通过摄影图片了解你、认知你。以往很多喜爱旅游的人以为自己已经玩遍了辽宁,但是通过《游客》杂志、游客网,通过省旅游摄影协会举办的影赛,才知道辽宁省内有300多处景区,可能很多年都玩不遍。

  可喜的是,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旅游相关单位开始重视媒体的宣传,开始注重摄影和图片的价值,认识到如果利用好旅游媒体、利用好摄影图片、利用好摄影群体将对旅游经济起到不可估量的拉动作用。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实践和事实证明,旅游城市、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如果能够精心策划、有效实施,借助和利用好媒体平台和摄影手段,必定会使得自身的旅游资源、风光美景更加光彩璀璨,声名远扬,从而达到提升美誉度和影响力的效果,进而拉动游客量和旅游经济的大幅攀升。

  综上所述,摄影已经真真切切地成为了旅游的生产力。

▲▲▲百名摄影家走进庄河天门山

▲▲▲省旅影协会员走进海王九岛

▲▲▲本溪老边沟摄影采风创作活动

▲▲▲义县奉国寺古建筑外拍活动

▲▲▲抚顺新宾满族风情摄影创作活动



文章出自辽宁旅游微信公众号

最新微信文章

© 2022 XCdi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