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老上海记忆!上海弹街路,还记得“吃弹簧屁股”的米道伐?

上海旅游 2016-11-18



老上海,大清早,小巷里馄饨飘香,左拐右拐,踩着错落别致的“弹街路”说说笑笑,热热闹闹,一天的生活开始了……


这些是老上海人的共同记忆,而如今,改之以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小巷、边摊都换作新颜,熟悉的弹街路却渐渐消失不见。



今天,我们就来回味一下追怀往昔,弹街路的历史,弹街路,有几种通俗的说法,“弹硌路”、“片弹子路”,按上海的方言叫“dɑígàlù”,用石子或者石块铺成。



这种路是上世纪中期上海最常见的路面据记载,早在明清时期当时的上海县城就已经有这种路面,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上海的弹街路近4000条,总长80多万米。



20世纪50年代的小南门、永泰街,在许多老上海人的记忆中弹街路成为他们记忆中无法抹去的一部分,生活的每一天,都是踩着这样的路出去买点米,扯点布,买点菜脚下都有这种踏实的感觉。



在社会还没足够发达的时候,铺这种弹街路很考验修路工人的功夫,先拉来一车车的石块,用木制的刮板整平地面撒上细沙,石头铺在沙上用一种特别的榔头固定位置这种榔头一头圆形,一头宽扁扁状刨沙、撬石、调整石头间距缝隙调好之后,用圆圆的另一头敲实在所有缝隙中灌进细沙,浇水数日之后就可以行人行车几场雨过后,石沙结合更为紧密。



年数越久,走的人多了,石头棱角全无,路也更加平滑、润亮大夏天,光着脚踩上去,滑滑的,凉凉的,很是惬意。



弹街路透气、容易翻修,哪里坏了,填进去石头泥沙就可以使用很接地气,下雨天排水也很快,但是如果行车跳跃和震动的滋味肯定不好受,老上海人称这种坐车过弹街路为“吃弹簧屁股”,很是形象!这种感受伴随了上海老几代人的生活,如今的弹街路上海市区存留的弹街路已经很少,而且有的已经面目全非了,下面是黄浦区的普育西支路,高楼簇拥下的小街巷,狭小的过道,低矮的民房,杂乱的摆设,记忆的味道只剩残迹。



弹街路已经被磨得不见原状而且被水泥践踏,更是面目全非,还有青龙桥后街上海南浦大桥引桥下,多稼路向西走到薛家浜路右转会看到这条很不起眼的小路——青龙桥后街。



一排破旧低矮的房屋,由于不少居民的违章搭建使得这条长约100米宽约3米的东西走向的小马路最窄处不到一米,两个人并排行走都有些困难。



石块铺的弹街路也已经不见原貌,到处水泥的印记就像是打了补丁,残缺而难看。



市区存留的弹街路中保存较好的,应当算黄浦区的新街了,相比前两处无疑这一处更为美观些安静的角落,长长的通道,树叶散落偶尔上这里走一走也许心情也会好一些吧!



除此之外,上海嘉定北部有一个娄塘老街,在那,还是能感受到一种旧时光的味道,虽然掉漆,古老的牌子上,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的画意想当时木船摇曳,炊烟袅袅,人们在弹街路上络绎不绝…




小巷深处,青瓦白墙墨弹街仿佛可以想象那时商人小贩沿街开门,小孩嬉戏其间现在有了新修的弹街路。



黄浦区新天地,灯光璀璨,街道宽阔,相比老的弹街路更显的时尚大气。



徐汇区桃江路,精细地修置如同水泥地一样的平滑同时兼具错落有致的审美体验,没有岁月积淀,人情打磨承担不了老上海的气息。

文章出自上海旅游微信公众号

最新微信文章

© 2022 XCdi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